大连理工大学开展“少数民族之星”评选活动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的德吉央拉说:“是民族梦想让我坚持不断学习,我是从家乡走出来的,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家乡,建设祖国。”6月23日,这位曾作为门巴族代表参加全国少代会的姑娘在大连理工大学首届“少数民族之星”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学习之星”称号。
经过前期报名、初选、网络投票,共有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20名同学从近200位报名者中胜出,最终10名学子获评“少数民族之星”,10名学子获得提名奖。
看了他们的精彩角逐,机械学部2010级学生张富城说:“才知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同学,我们学校有着这么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的经历给了我特别大的启示,无论我们是什么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都要在一片土地上共同努力奋斗。”
“少数民族之星”评选由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大连理工大学多彩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展现少数民族同学优良精神风貌。同时通过为少数民族同学安排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嘉年华活动中专门搭建少数民族版块等形式载体,集中展示大工少数民族同学的文化风采,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内涵。
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不断摸索,深入实践,使民族教育工作呈现出鲜明独到的特色,并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的一套独特做法:本科招生适当降分,择优录取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预科结束后双向选择专业;坚持德育为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切入点;培养模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教育层次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案;毕业时除定向就业外,鼓励学生继续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学校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少数民族预科班主讲教师,为少数民族预科班配备专用教室,单独配备班主任、辅导员。设立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特殊助学金,单列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保研指标,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并积极向新疆、西藏等用人单位推荐少数民族毕业生。
大连理工大学因民族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已4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自1980年开始在全国首批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目前,共有40个少数民族的2388名学生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 (记者 张小敏 通讯员 张平媛)
实习编辑 宁锦歌
热门推荐
更多>重庆老太只身赶往玉林狗肉节 凑钱买回130多只猫狗
福州协和医生连续手术32小时 累到瘫倒在地上
淮南货车侧翻 吨活龙虾爬满高速
组图:北京强拆百米高空“最牛”无主违建
甘肃白银百年老校仅剩五人
毕业晚会规格直逼“春晚” 网络同步直播
台州女警暴雨中练兵 酷毙了
中国竖版地图问世 南海诸岛不再用插图表示
四川举行公安装备实战化演练 高精尖装备亮相
淮南货车侧翻 吨活龙虾爬满高速
深圳:广西孤儿获捐款后被亲属强带回家
中国竖版地图问世 南海诸岛不再用插图表示
美女硕士抱儿子怀女儿拍毕业照 网友赞:人生赢家
郑州面筋黑作坊被查处 苍蝇乱飞令人作呕
北舞校花晒内衣照 约战苍井空
长沙一越野车连撞11人
四川自贡鱼塘钓起满口利牙美洲食肉鱼
央视美女主播为意大利出局演播室飙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