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暗访”焉能广而告之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记者2日在河南新郑市某政府部门采访时,看见办公室黑板上写着“省纪委已来我市暗访,加强上班纪律”。纪委暗访,广而告之,这是暗访还是明访?如是暗访,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暗访一过,是不是就懈怠甚至不遵守纪律了?(9月4日新华社)
新闻很简短,却有图有真相,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值得警醒。上级纪委部门为什么要对下级政府机关进行暗访?就是为了看看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平时真实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令人民群众满意。如果有人工作不在状态、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作风存在问题,那么该整改整改,该问责问责。
暗访最大目的就是追求真实,但是像河南新郑市这个政府部门一样,暗访组还没来,提醒暗访的通知先出来了,这到底是明访还是暗访?如此广而告之的暗访,其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在笔者看来,这种事先被泄露、被张扬的暗访,实际上还不如不访。
“被提醒”的暗访,实际上等于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暗访。这种精心准备,对上级纪委暗访组和暗访工作来说,就是一种弄虚作假,暗访组看到的只是一种假象。如此一来,如果暗访组还不知道自己的暗访已经被提前泄露,把现在看到的东西当成是原汁原味的东西,甚至得出被“暗访”单位工作状态好、工作作风正、工作效率高的结论,那无疑等于是掩盖了问题、隐瞒了矛盾,错过纠正问题、解决矛盾的机会,这岂不是不如不访?
此外,提前得到暗访消息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短时间内,工作作风、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大为改观,结果等暗访组一走,马上恢复原样,现出原形,这岂不成了对老百姓的一种欺骗?对政府公信力的一种损害?从这个角度说,这样的暗访,也不如不访。
表面看上去,暗访组的暗访行程被泄露,暗访组也是“受害者”,可是既然是暗访,那就应该对外保密,那么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呢?到底是暗访组内部出现了“泄密者”,还是有人提前通过其他方式和渠道刺探了“军情”?这同样值得追问。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暗访,不但毫无价值和意义,反而有作秀之嫌,值得警醒和反思。(苑广阔)
热门推荐
更多>探访山西阳泉“小延安”抗战地道 全免费开放(组图)
中戏新生军训男帅女靓养眼
北京迎节前最拥堵日 晚高峰提前
高邮男孩河边洗手发现商周古剑 捐给国家
"卧蚕美女"英语老师走红 网友:爱上英语课
四川康定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
客车失控冲下农田 独臂村民救3人
长沙女子马路中间架相机自拍 网友戏称寂寞入骨
探访江西万家岭战役毒气受害老人:受折磨数十年
河北“醉酒”车深夜撞飞四名协警 司机酒醒后吓呆
台湾查获“地沟油”工厂 逾200吨已流入市场
千年古镇“长街宴”迎中秋
“兵马俑灯”亮相北京
超高压输电线路“体检”保电网安全
政协委员打人被抓 肇庆最牛房地产开发商
网曝山东幼儿园老师虐打幼童 鞋底敲头连扇耳光
福州一男子在东街口暴打73岁乞讨老人 疑为发泄
爸爸抓毒蛇当宠物 六岁女儿被咬重伤


- 寰亚与SM娱乐签署战略联盟 独家代理EXO及SJ等超人气组合
- 森碟石头玩耍两小无猜 被调侃夫妻相
- 钟镇涛巴厘岛娶范姜 群星祝贺不麻烦成龙
- 宋承宪首度来京难掩激动 感慨见面会等了十多年
- 艺人柯震东最快29日获释 最高判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