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礼红线”关键要划好实线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教育部14日公开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的行为设立6条“红线”,如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等。(7月15日《长沙晚报》)
毋庸讳言,一段时期以来,少数教师收礼、吃请等腐败行为,已成为百姓的心头重负。这不仅让人民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良好形象受损,而且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育部首次发布专门文件,设立6条“红线”对教师收礼、吃请说不,这无疑是一件顺民意、正师风、利教育的好事。
家长为何百般“讨好”教师呢?无非是想搞点特殊化。网友一针见血的回答,或略显偏颇,但不无道理。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因此,送礼收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沟通方式,亦是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只不过,与常规的“礼尚往来”不同,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礼物馈赠,往往都是单向流动,“只有家长送,难见老师回”。从经济学角度看,对家长而言,这显然是“亏大了”。问题是,这门“亏大了”的送礼,仍有如此多的家长乐此不疲地去做。送礼上门的家长,无非希望老师能对自家的孩子“特殊照顾”或“高看一眼”,如在平时教学中,能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在评优时能给予“政策倾斜”的关怀。这些“有礼”的家长,与其说是尊师重教,还不如说是惧怕因自己“无礼”的小疏忽让自家孩子“被穿小鞋”,或让孩子变成了“老师遗忘的学生”。
更令人忧虑的是,在送礼之风盛行的语境中,那些原本不打算给教师送礼的家长,因为担心陷入“别人送我不送,必然吃大亏”,也无奈地跟风卷入进来,甚至“增值”送礼。此前的媒体调查显示,6成家长“不敢不送礼”,不怕老师记没记住自己送了什么礼,就怕老师记住自己没送礼,正是这种“囚徒困境”心理的真实反映。送礼风,除了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外,最大危害就是以“功利性”破坏了教育本身的平等性、纯洁性、公平性,给教育与社会带来极大伤害。
该是打破这种“潜规则”的时候了。综观此次设立6条“红线”,似乎显示出教育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之大,但正如网友所言,仅靠“一纸禁令”就想杜绝教师收礼乱象,恐怕还远远不够。类似情况在教育领域已有先例,比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学生减负”维系在一纸“减负令”上,结果三令五申之后,表面上学生的课堂作业少了,可是不少学校玩起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变通之术,学生书包的重量并未见丝毫的减轻。由此可见,期望通过一纸禁令就能解决问题,有懒政思维之嫌。
“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笔者认为,欲治教师“收礼风”,除了依靠教师自律及划定6条“红线”外,更要靠完善法律法规来根治这一“潜规则”病。一方面,要完善落实包括撤销教师资格在内的行政处罚规定。另一方面,不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教师收礼情节严重者纳入受贿罪的打击范畴。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师群体中形成“见礼拒收”的氛围,才能防止苦心设立的红线沦为“虚线”,才能还教育系统一片净土。(屈金轶)
热门推荐
更多>- 青奥会官方用车完成交付 北京一水泥货车与油罐火车相撞致火车车厢侧翻(高清组图) 西安持续高温天气 动物冲凉泡澡吃西瓜 深圳红钻队球员足协杯现场讨薪:还我血汗钱! 温州现“一道金线隔天地”景观 太原博物馆形似方便面桶遭吐槽
- 男子工作20年买不起房割腕自杀 称压力大扛不住 探访泰国监狱拳击俱乐部 航拍香港:半城苍翠半城楼 第41届中国武汉国际渡江节举行 权威专家谈中建南钻探项目 广东打击涉枪犯罪缴枪支及仿真枪12115支
- 南京行道树围栏1月换4次 施工方称看错图纸 挖掘机司机“挥臂”砸卡车 北京:5架警用直升机投入反恐 每天巡逻4.3小时 宅男球迷邀4位36D美女家中扮貂蝉等陪看世界杯 西安抓400余传销人员 4成大学生 北京一轿车撞长安街金色护栏 车头毁坏护栏无损[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