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对口援藏20周年:科技援藏放飞富民强区梦想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2013年12月4日清晨,察隅县人民医院一名藏族妇女即将分娩,但当地医院简陋的条件和落后的技术,着实让家属揪心。
察隅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处,崇山峻岭,河流密布。在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成员、察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林浩看来,察隅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的薄弱对生命的考验比自然环境更为艰险……
危难时刻,林浩和援藏医疗分队就地展开剖宫产手术。经过90多分钟的努力,援藏医疗分队交出了满意答卷:母子平安!
为改变西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中央从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伊始,就发挥内地省市优势,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地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这些援藏人才涉及卫生、教育、建设、交通、环保、水电、农牧等各行各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更是将科技援藏列为包括经济援藏、人才援藏、干部援藏在内的四大援藏工作机制之一,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20年来,正是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以矢志不渝的接力奋斗,以穿透岁月的执着,把一腔热情、一颗颗真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留在了雪域高原。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援藏干部的到来,为农牧民身体健康、生活富裕带来了福音;他们的到来,更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增添了不竭的动力。
薪火相传“接力赛”——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这是一片洗涤心灵的净土,这是一片精神富有的热土。每一个来过西藏的人,记住了她的美丽,更敬畏这片高天厚土带给人们的极限挑战。
20年来,来自祖国各地、深入到全区各行各业、各地(市)县的援藏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切实做到了“人尽其用”,有力推动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3年8月,拉萨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三级乙等医院殊荣。可是谁能想到,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家简陋的医院几近倒闭。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以来,随着急诊楼、住院部、医技楼、员工宿舍等援藏项目和援藏资金的落实,随着一批批对口支援的医护工作者的到来,拉萨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濒临倒闭的小医院到如今的三级乙等医院,其间经历了多少变迁?拉萨市53岁的市民格桑德吉和儿媳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变化。
“我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难产,都被抬到医院门口了,但医院说没专业的妇产医生,不敢接生,只好又抬回家里。”
时隔20多年,同样在这家医院,格桑德吉的儿媳索朗拉姆在妇产科医护人员助产下,顺利产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在住院大楼妇产科一间干净整洁的病房内,当上奶奶的格桑德吉高兴地拉着医生格央的手,不停地道谢。
42岁的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格央刚到医院时,恰逢江苏省启动第一批对口援藏工作,拉萨市人民医院迎来了援藏干部、院长温端改。格央回忆说,温院长慈祥而忙碌。但医院的职工们还是心存疑虑:“院长刚来时,大家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没想到温院长还真的把医院救活了。”
20年对口支援,一批又一批来自内地的像温端改一样的援藏工作人员给格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抱着‘来了都得留下点什么’的信心,跑项目、筹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人才、重管理,帮助医院建起一支医术精湛的队伍,让这个濒临破产的医院,一步步走上正轨,渐渐有了今天的规模。”
帮助受援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传帮带为受援单位留下了一支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一批批援藏干部共同的心愿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我们只是传承者,将援藏的接力棒一个一个传递下去。”现任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江苏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陈卫昌说。
在藏东南的察隅县,农牧民群众与来自深圳特区的援藏医生的深情厚谊与多个“第一例”密不可分:第一例全子宫切除术、第一例无痛人流手术、第一例无痛输卵管结扎术、第一例电子胃镜检查……这些“第一例”既展示了援藏医疗分队的技术实力,也饱含了他们勇挑重担、生命至上的民族团结情。难怪当地农牧民都亲切地称赞这些与他们结下深情厚谊的“门巴”们为高原的“生命守护神”。
西藏,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这里常年高寒缺氧,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不少患儿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援藏专业医疗技术人才的作用,让高原的孩子们摆脱病痛的折磨,每一批援藏干部初到受援地或单位后,总是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道,深入农村牧区,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激发援藏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2012年,17个对口援藏省市和17个中央援藏企业对口支援西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治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在对口援藏工作的大力帮助下,西藏已经有80多万名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进行了先心病筛查,完成了对1495名先心病患者的免费手术治疗。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当地医护人才,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成了陈卫昌、林浩等一批批援藏医疗干部的“接力赛”。
2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踌躇满志走进西藏,他们克服头痛头晕、胸闷憋气、恶心呕吐、手脚发麻、行走困难、思维迟钝、流鼻血等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高原反应”,通过“传、帮、带”和身体力行,帮助西藏的同行们提高医疗水平;积极开展诊疗帮扶、指导学习,帮助县医院建设重点科室。
“雁过留声”,每一位进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技术干部都怀揣着这样一种信念:“要留给西藏一支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变‘输血’为‘造血’。”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 杭州表彰公交车放火事件见义勇为先进集体与个人 炎夏福州传统“三伏灸”受追捧 河南乡村现“另类”旅馆 浙江丽水“长寿之乡”百岁老人达186人 健朗乐观如少年 挖掘机“伸臂”力挺“楼歪歪” 广东中山一学校发生持人质事件 已僵持19个小时(组图)
- 8位出柜同性恋的母亲 杭州一印染厂大火致周边民众出现不适 山东一酒驾司机拒绝检查 交警砸窗逼下车引争议 广西柳州一村支书带头下河捞垃圾 偏执前行的反日人士刘强 广西柳州开放防空洞供市民纳凉
- 河北张家口“雾炮”上岗“打”雾霾 南京智障女屡遭7旬老头骚扰 母亲泼大便报复 春风十里不如你 我的男漂军校毕业啦![组图] 浙江绍兴现“阴阳河” 一墙之隔水质大不同[组图] 北京成为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 剑桥女博士美照走红 被赞"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