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探路:灾后重建的“国家实验”

作者:张守帅 张彧希 王飞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4-25 14:27:08
分享

一条可复制推广的“路径”

坚持民生优先,将城乡住房重建放在首位,优先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高起点实施产业重建,四川为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一个月前,尼泊尔总理奥利访华入川。他此行一大目的,是想了解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经验。

2015年4月25日,8.1级地震重创尼泊尔。在救援中,由四川医务工作者组成的中国政府医疗队,被尼方评价为“到得最早、贡献最大”。医疗队队长杜波说:“我们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中积累起的经验,运用在了尼泊尔。”

不仅是抢险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的成熟经验,同样弥足珍贵。

芦山重建探索出的“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子,已在“8·3”鲁甸灾后重建、“4·25”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推广。“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战役,跑赢了时间、检验了干部、赢得了民心。“地方负责制”主导的重建,正确处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时间的长河中闪烁光辉。

在田锦尘看来,芦山模式摸清了灾后重建的基本规律、建设时序、动力来源、根本保障等关键问题,为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区重建创造了“样板”。

民生优先是芦山重建的第一原则,围绕群众“住有所居”的强烈诉求,四川牢牢把灾区城乡住房建设作为最迫切的首要任务来抓,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货币安置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

先难后易、先特殊后一般,是芦山灾区住房建设采取的策略。以时间为线索看,先是625户“三孤”人员、五保户等特困群众,在2014年春节率先搬进保障房;地震一周年时,4482户需特别帮扶才能建房的困难户全部入住新居;紧接着,9.3万户农房重建在2014年底全部完成,3.5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在2015年底全部完成。

实践证明,住房重建始终快于其他重建,把握住了灾后重建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稳定了民心和大局,群众带着看得见的“家庭蓝图”参与重建,热情高涨。

其次,优先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符合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助于补齐落后地区的民生短板。芦山灾区适当新建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灾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得以整体提升。

截至2016年3月底,1095个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已累计完工1071个,完工率97.8%,投资完成率97.2%。其中,370所基础教育重建学校已于2015年秋季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到2015年底,23个医疗卫生改扩建项目全面完成。

着眼灾区发展提高、奔康致富,要把产业重建作为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和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切实增强灾区发展的造血功能,才能让群众有就业、有收入、有后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地震灾区处于我国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但推动灾后产业重建并不是只需要发展壮大农业和旅游业,这些地区同样离不开工业化的支撑。

经过探索,四川寻找到了一条在生态脆弱区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迂回”路径,即支持芦山、天全、宝兴三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雅安经开区高起点建设芦天宝飞地产业园,以“远水”“活水”为限制开发区跨越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这一飞地园区,由市和县(区)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发展成果,雅安还从政策上支持优势产业向飞地园区聚集。公司化运作和“存量保留、增量分享”的方式,帮助相关县(区)建立按股份构成比例分享财税的利益链共享机制,大大激发了各方的发展动力。目前,芦天宝飞地园区共引进项目26个、估算投资119.5亿元,开工项目24个,建成投产8个。

“党的恩情大如天。”震中龙门乡青龙场村75岁老人骆伟文,自发撰写感恩诗歌。飞仙关镇飞仙村农民胡惠武,用彩色琉璃瓦在自家房顶上拼出两个字和一个心形:站在高处望过去,那是鲜红的“中国心”。

感恩,挂在墙上,编进民歌,搬上舞台,更深入灾区百姓的心怀。奋发有为的灾区干部群众,正用双手建设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原标题:芦山探路:灾后重建的“国家实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