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坚定有力的“指挥棒”
既要恢复重建,也要探索经验,在中央统筹指导下,四川接过灾后重建“指挥棒”,芦山成为承担“国家课题”的特殊“实验田”
校园整洁,书声琅琅。震中龙门乡的“地标性建筑”——隆兴中心校入口处,石碑上刻着两个字:感恩。“这是我们的校训。”师生们说,以“感恩”为校训,既是感谢在党中央领导下,各界对灾区救灾和重建的援助,更是希望感恩情怀能伴随孩子们一生。
党中央高度重视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震后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震后5小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启程飞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自然灾害多发,在应急和恢复重建方面经验丰富。”在芦山地震当日即赶到灾区的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养护保通处副处长杨亮对此印象深刻,那时,四川已调动力量对抢通“生命线”进行现场踏勘,做出了科学处置方案。
事实上,震后不到半小时,四川省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省委书记王东明率消防、安监、卫生和省军区应急救援队赶赴灾区,并在受灾最严重的震中龙门乡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王东明任指挥长。
在应急救灾阶段,四川主动有为,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然而,与短时间的应急救灾相比,灾后耗时漫长、量大面广的恢复重建工作,才是一场更大的硬仗。
中央交给四川一个重要任务,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要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中国地震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至“4·20”芦山强烈地震,我国共发生6.0级以上地震90次,7.0级以上地震11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模式,是提高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和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政治和制度保障,但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灾害频发,不可能所有灾后重建都采取举国援建模式,需要根据灾害等级、规模和范围,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说,地方党委政府最清楚灾区群众诉求、重建重点难点、未来发展方向,必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路新模式,中央的统筹指导至关重要。
在重建的每个关键阶段和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都及时作出重要指示和一系列重要批示,为重建工作指明方向。
高标准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总开关”。在科学准确评估灾情基础上,2013年7月国务院先后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了重建范围、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支持政策。
统筹指导理念下,中央赋予四川制定重建专项规划、审批重建具体项目的权力,并将确定的460亿元中央财政重建补助交由地方包干使用。“原先是中央多部门、多渠道给钱、给物资救灾,这次调整为中央财政统一协调下达,‘一个口子对下’。”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巡视员赵长胜认为,中央补助资金达到灾损的70%,交由四川省包干使用,这无疑给予了地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和条件,极大地提高了重建效率和资金政策效率。
规划引领重建。四川接过沉甸甸的重建“指挥棒”,芦山灾区成为破解“国家课题”的特殊“实验田”,一场持续三年的“赶考”由此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