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治金:中国野外驯化黑叶猴第一人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肖治金用哨音召集黑叶猴 赵惠 摄
“咻咻咻!”三声连续的口哨清晨在麻阳河谷响起,哨音穿透厚厚的晨雾、伸向两边密布的丛林深处,此时准备上山劳作的青龙村村民都知道,肖治金又在召唤和他打了近26年交道的老朋友们——黑叶猴,准备进行一次长达几小时的亲切沟通了。
通体黑色,头顶冠毛直立,仅颊部和尾尖呈白色的黑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仅存2000只左右。 其中大约有800只常年生活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
30多年前,喜食庄稼地玉米的黑叶猴并不受当地村民的喜爱,损失惨重的村民常会怒而捕猎,但每次都被异常机警的黑叶猴成功逃脱,久而久之,长期以石壁为家的黑叶猴得了个“岩猪猴”的俗称。
沿河县宣传部工作员肖玉叶说,“村民和黑叶猴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直在延续。1987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麻阳河保护区,在保护政策的推动下,村民和黑叶猴才终于冰释前嫌。”2003年,麻阳河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2004年又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肖治金是思渠镇青龙村的一个例外。以前当村民与黑叶猴发生矛盾时,肖治金会坚定地站出来给黑叶猴说话,还偷偷地把家里的粮食撒在黑叶猴的必经之路上。正因如此,25岁那年,肖治金成为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这些年下来,肖治金已经成为世界上成功对黑叶猴进行野外人工投食驯化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肖玉叶告诉记者。
黑叶猴在肖治金手中抓取食物 杨军 摄
“快来,快来!我给你们带好吃的来了!”9月13日,肖治金看见熟悉的猴群顺着百余米高的悬崖朝他赶来,便连忙剥起手中的番薯招呼起来。
“唉,怎么又少了一只。”当老肖发现猴群中少了一只时,他的眼神中难掩哀伤,他说,这个猴群原本有11只黑叶猴,缺席的那只想必是遭遇不幸了。
麻阳河谷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是黑叶猴理想的栖息之地。肖治金说:“顽皮的幼猴常常在树枝间嬉戏打闹,一旦不慎失足便很可能掉进用于水力发电的堰道中,水深近两米,水流速度较快,足以令幼猴丧命。”
麻阳河山涧两旁生长着130多种可供黑叶猴食用的植被,喜食嫩叶的黑叶猴生性警觉,即便是外出觅食也不会轻易让人发现。不管是常年从事黑叶猴研究的专家或是生活在黑叶猴密集区的村民都很难在野外与它们见上一面。
1997年,肖治金以护林员身份参与保护区首次实施的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项目,最初,项目由四个人执行,但最终只剩下他一人坚守。
“开展野外人工驯化的难度可想而知,除了要对黑叶猴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外,还必须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和一个捱得了苦的体魄。” 肖治金找准了长期生活在青龙村猴王洞附近的一群黑叶猴作为观察目标后,便带上帐篷和干粮,驻扎在离猴王洞直线距离仅30米,相隔一条河沟的龙王洞洞口处,开始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的第一步。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肖治金密切跟踪观察着这群数量为5只的黑叶猴,每隔5分钟就用望远镜进行一次扫描,同时准确记录下每只黑叶猴的个体大小,性别和活动范围。
麻麻猴王时代的幼猴和成年猴 沿宣 摄
“我给猴王取名叫招来,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能一吹口哨就把他们召唤到身边。”初步掌握了这群黑叶猴的觅食规律和活动范围之后,肖治金开始了第二步——隐蔽投食。每天,肖治金把玉米、花生、番薯、甘蔗等穿成串挂在招来猴群活动范围内的树枝上,进一步观察他们对食物的偏好,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它们知道,每天在固定的位置都会有新鲜且可口的食物。
隐蔽投食将近一个月后,肖治金准备和招来猴群正式见面了,进行引导投食。“那是1998年的正月初一,我拿着一袋番薯出现在离招来猴群很远但视线可及的地方,令我惊讶的是它们并没有立刻跑开,而是静静地观察。于是,我拿起袋子中的番薯就往嘴里送,还假装出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肖治金说,黑叶猴是十分聪明的动物,如果他不首先试吃,它们是不会放心进食的。
为了引导黑叶猴放心进食他提供的食物,肖治金啃食了将近一个月的生番薯。肖治金:“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靠近投食。靠近投食虽然仍在黑叶猴的活动范围内进行,但投放食物的位置不再固定,要让猴子习惯随着人的哨音寻找食物。”
“刚开始,我一吹哨音它们就惊慌四散。”肖治金说,将近一个月之后,招来猴群才开始习惯哨音,并会循着哨音来到他面前,在相距5到6米的地方放心大胆地啃食番薯。但是,一旦肖治金靠近猴群,越过他们的安全距离时,它们便会立即拔腿而逃。肖治金对当年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在肖治金的带队下,摄影师可以在很近的距离拍摄黑叶猴 杨军摄
“为进一步取得黑叶猴的信任,我必须加大它们觅食的难度。”肖治金说,在靠近投食之后就要实践牵导投食了,那便意味着要在远离猴群活动范围的地方吹口哨,引导它们循着哨音来到远离日常活动范围的地方觅食。
三声力度相同,长短一致的哨音逐渐成为连接肖治金和黑叶猴群的纽带,肖治金只要三声哨音一出,这群黑色精灵便会很快赶到他跟前。然而,肖治金对于野外投食驯化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原则。“我深爱这群黑色精灵,但我从不纵容它们。”肖治金说,一旦猴群犯懒不肯绕远来到自己跟前,他便会坚定地吹出第四声哨音,那就等于告诫猴群,人走了,食物也没了。
2003年,从事黑叶猴野外监测研究的西南林学院教授胡纲来到麻阳河保护区,已和黑叶猴熟悉的肖治金自然成了胡纲教授的得力助手。“当时,他带着厚重的观测装备,漫山遍野寻找黑叶猴,说是要开展野外监测。但是,不管是专家还是学者,在黑叶猴的问题上,他们都得听我的。”肖治金的回忆充满自信。
基于肖治金提供的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和观察心得,胡纲教授对黑叶猴的年龄、觅食习惯、繁殖方式等作出了准确的推断,并将黑叶猴按年龄分为半岁以内的幼猴、两岁左右的青年猴、四到五岁的亚体猴以及六岁以上的成年猴。
就在那时,肖治金也完全取得招来猴群的信任,从接近投食上升到野外人工驯化黑叶猴的最高阶段——手中取食。每天清晨,麻阳河畔,肖治金三声口哨便能把招来猴群唤到身边,他将番薯削成片状,一块一块地递到黑叶猴手中,已把肖治金当成保护者的小黑叶猴,则会跳到他身上去抢食,吃饱喝足后便在肖治金面前尽情嬉戏。
无名字的第三代猴王 杨军摄
2004年,国际野生动植物协会(FFI)的二十多名专家来到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根据他们当时统计,总面积为31113公顷的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总共有76个黑叶猴群,总数为730只。
“黑叶猴数量珍稀,是因为它们坚持着严格的家族制度和繁育模式。”肖治金说,黑叶猴平均寿命为26至27岁,每个猴群中仅有猴王拥有交配权,即使猴群中的雄性已经符合交配条件,也不能和族群中的雌性进行交配,所以,黑叶猴完全杜绝了近亲交配的可能性。同时,雌猴每胎只生育一只幼崽且两次生育间隔时间须在两年半到三年。因此,从2004年到现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总数仍徘徊在800只左右。
“黑叶猴有着明确的家族观念,有时显得温情脉脉,有时却不免残忍。”肖治金说,亚体猴要想成为猴王,就必须离开家到其他猴群争斗夺位。在他26年来驯化的三代猴群中,他曾亲见了麻麻族群中的亚体猴帮着父亲抵御外来入侵者,也亲眼目睹了新继位的猴王将旧猴王麻麻的幼猴咬死的惨烈场景。
亚体猴给成年猴挠痒 杨军摄
麻麻是肖治金驯化的同一批黑叶猴群中的第二代猴王,2004年,麻麻打败招来后统治了猴群。不到一年时间,年轻力壮的麻麻就将猴群总数发展到了12只。肖治金说:“我非常希望麻麻猴群不断发展,能在麻阳河畔的树林间欢乐地飞腾。”肖治金还以此为依据分别给十二只黑叶猴取了名字。
从麻麻继位到2009年退位,肖治金的心情也随着麻麻猴群的分分合合而跌宕起伏。看着昔日威风凌厉的猴王走到落魄之日,甚而消失在森林深处不再露面,都让他无比牵挂。
现在,除了这群长期跟踪的猴群外,肖治金又和另外3个黑叶猴群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肖治金说:“新的猴群中,麻麻的儿子欢欢出去当猴王的是一群,有10只,其中欢欢可以进行手中取食;一群是在和胡纲教授进行科考时接触的,有11只,它们可以在2至3米远距离进行接近投食;还有一群是青龙村附近的,有7只,可以进行牵导投食。”
黑叶猴居住的沿河县境内的麻阳河保护区 杨军摄
不过,为避免感伤,肖治金已经不再为任何黑叶猴群取名了。
在当地已被称为黑叶猴保护神的肖治金很出名,但是肖治金的家人却不以为然。他的妻子方明香告诉记者,从1989年的32元工资到现在的1500元,村里外出打工的同龄人很多都富起来了,他却傻子似把自己的黄金年华全都献给了黑叶猴,真不知道他是为了什么。
“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虽然我在这深山之中默默地做着这一切,但我坚信,保护黑叶猴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世界的。我多坚持一天,黑叶猴这种珍稀动物就能多存在一天。”面对家庭的质疑,肖治金显得无奈,但每每讲到黑叶猴,肖治金的脸上永远是泛着微笑。
(英文详见中国日报10月14日7版头条http://www.eguizhou.gov.cn/2014-10/14/content_18734520.htm)
(记者 贾婷婷)
热门推荐
更多>- 郑州昔日“大水缸”变身“绿藻塘” 北京APEC峰会主场馆鸟瞰图曝光 建筑现代感十足 西安一轿车和火车抢道被撞出十余米 司机幸未受伤 厦门一车主打造“土豪金”轿车 车身贴满五角硬币 江苏镇江一对女同性恋公开举行婚礼(组图) 山西太原小学举办亲子运动会 促进亲情交流
- 深圳男为女友出头 持刀医院追砍病人 安徽阜阳市中心现“空中足球场” 重庆一商场设女性专用停车位引争议 重庆磁器口“土匪烟”销售火爆 竟是树叶包木屑 警方在暗道打洞端掉淫窝现场 北京一过街天桥修6年仍“断头”
- 西安19岁癌症少女笑对人生 骑摩托飞驰连撞2人 肇事外国小伙被过路警官拦住 哈尔滨市民松花江畔钓鱼 堤石遭搬堤坝面目全非 山东聊城大学生行为艺术倡导低碳拒绝雾霾 烟台城管为“马路游击队”建“务工人员休息亭” 图片故事:开车上班的环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