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新转型展现多姿多彩新容颜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白银,一个美丽的名字,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一片神奇的土地,黄河与大漠在这里聚首,古老和现代在这里交融。古丝绸之路贯穿全境,位列腹地而山川壮美,三原交汇有大河中流,悠久的历史、灿烂文化、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情,白银被列入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兰白都市圈文化示范基地。
近年来,白银市在生态、人文、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下,一个蓝天、水净、地绿、林茂的新白银正展现着多姿多彩的新容颜。
探索创新绿色发展
甘肃白银,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曾经因资源枯竭而奋力转型的铜城白银,近年来,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到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强市之源的战略高度,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有机结合,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创出了一个“资源能源循环利用、重点行业循环先行、产业发展协同共生、政府引导多元推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白银市为发挥资源能源作用,努力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紧抓住被列为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的机遇下,确立了“优势工业先行,特色农业并进,社会循环推广”的发展路径,全面构建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引导培育一批批循环骨干企业产业链。
“白银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锌资源综合利用、铜铝导体新材料和稀土公司功能材料等项目,形成了有色金属多元合金、新型高效冷凝管、新型变压器带材、超薄铜箔、核聚变绞缆等一批高附加产品。”
“昌源化工重铬酸钠制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长通超导电缆导体直供法国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和神舟系列飞船,郝氏炭纤维公司成为行业唯一全产业链企业,产能全国第一。稀土公司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延伸发展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材料,形成了稀土加工分离、稀土金属、稀土研磨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氯碱化工、热电联产等八大较为紧密的产业链。”
“依托马铃薯良种繁育、大型养殖企业,形成了‘良种繁育—淀粉粉渣—饲料加工—养殖—生物有机肥’等等各行业互补产业链,类似的新型产业链,近年来在白银市是日新月异,城市要循环发展,就得有产业链,才能可持续绿色发展”。采访中,白银市一位领导兴奋地告诉记者。
依托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
黄河如线,串联白银、兰州、兰州新区,构筑起兰白经济区“一带三片区”产业承接发展布局。白银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新政策叠加的机遇期,转型跨越的关键期,曾以工业立市的白银,以与生俱来的魄力和雄心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今天的白银成为中国西部乃至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也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座处处生辉的明星之城。
白银市按照“一区六园”的发展模式,以白银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着力打造银东循环产业化工园、银西产业园、刘川工业园、平川经济开发区、景泰正路工业园、会宁工业园,形成和兰州新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刘川工业园规划建设3.4平方公里稀土新材料产业园,液晶玻璃用高性能稀土抛光粉等项目投产;在高新区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生物经济园区,发展以生物医药、生物酶、生物发酵为主的生物制品产业;在银东工业园规划建设1万亩的西北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正在建设报废汽车、废旧农机拆解等生产线,打造辐射甘、青、宁等周边地区的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链。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争取循环化改造资金1.63亿元,建设循环化改造项目19个,完成投资14.81亿元,白银高新区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批复实施白银西区、平川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推动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期5万平方米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投用,入孵企业52家,二期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5.3万平方米;中集华骏、甘肃稀土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与兰州、兰州新区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公共事务协同,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使白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白银市市委书记张智全这样解读:“在兰白经济区的总框架内,白银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重点突出工业、物流、农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转化。”
“厚”文化孕育出特色旅游
白银,自古重教崇文,今天白银文化勃兴,产业繁荣。黄河文化是白银发展之根,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的白银,注重打造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五张特色文化牌”,重点建设“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八大文化产业”。曾经享有中国“铜城”盛誉的白银,依据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白银市汉族地区广为流行的民间乐种“鼓吹乐”、“丝竹乐”,靖远的跳鼓,景泰的背鼓子和白银区一带的太平鼓,汉族民歌,景泰道教音乐、“宝卷类”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有秦腔,眉户,皮影戏,黄河小调,民间社火小曲等民间戏曲;……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穿过兰州、皋兰什川,经大峡进入白银市。流经白银市区、靖远县、景泰县258公里,占甘肃段的52%。黄河流经甘肃白银市地域,不仅形成了由众多高达80—200米的峭壁、岩柱的峰林和峰丛景观的黄河石林等独特的黄河文化资源优势。白银境内的索桥、虎豹口、黄湾、北城滩曾都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黄河古渡口,汉唐烽燧、法泉寺石窟、沿寺北魏壁画、红罗古刹、明长城驿站等都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古丝路文明的见证。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是红军首次强渡黄河和红军西路军的出征地,白银市会宁县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圣地,会宁旧址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会师楼被评为“中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会宁被评为“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水为型,文化为魄。今天,白银的文化旅游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在白银茁壮成长,风起云涌。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特色文化蓄势待发,乘势而上,以兰白都市经济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优秀文化勃勃兴起、充满活力,文化旅游产业蒸蒸日上,“五城联创”、“六城同建”,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城市,使白银更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热门推荐
更多>四川唐家河发现一只受伤熊猫 或被黄喉貂围攻
2014中国国际宠物水族用品展览会在京开幕
中国影视化妆金像奖在京举行
我国援塞移动实验室医疗检测队首批队员凯旋
山东一食品厂发生火灾致18人死亡
甘肃六旬农民仿古建筑 家中现“古建筑群”
山上野炊5学生被困 民警深夜攀崖施救
水立方近期重新开放 民众可体验“APEC游”
8旬老汉从未出过远门 用500元民国钞票买车票
湖南十大校花集体学按摩 倡健康养身方式
湖南十大校花集体学按摩 倡健康养身方式
“奇葩”聚集 山东烟台举行马拉松嘉年华
野生动物数据采集 一场别开生面的“躲猫猫”
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到哈密段将正式通车
中国男足1:1憾平新西兰 郑智表演“天外飞仙”
三亚天涯海角喷泉池成“洗脚池”
江西德兴民众千年古樟“肚子”里打麻将
意艺术家设计人兽结合图片 重塑“野兽人”形象


- 黑猩猩23年后还记得这个女孩
- 失明猫咪大冒险 跟着主人一起登山征服大自然
- 美71岁奶奶与乐观抗癌 编出橙色“头发”超炫
- 政治家们!当心记者的镜头!
- 大阪36米圣诞树364200盏彩灯齐亮 打破世界纪录
-
美国大兵回国与亲人团聚场面温馨
- 摩纳哥亲王宫将拍卖千件拿破仑时期珍贵藏品
- 中国日报漫画:摆设
- 荷兰庆祝狂欢季开始
- APEC揭秘各国元首专机 首都机场如小型航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