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风灾后 为何红会身陷“舆情风暴”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连日来,台风“威马逊”造成的数十万受灾群众牵动人心。参与救灾的中国红十字会,也许不会料到它调拨的数千条棉被和夹克衫,也将掀起一场舆情“台风灾害”。
7月20日至今,红会、网民、媒体就“盛夏送灾民棉被”风波展开激烈论战。究竟孰是孰非?中青舆情监测室剖析发现,舆论场中三大“误区”陈陈相因,造成了目前风波难平的“死结”。
误区一:“盛夏不需盖被子,因此救灾一定不需要被子”
中青舆情监测室梳理舆情走势看到,最初,在网络上“引爆”风波的是7月20日多家媒体的报道《“威马逊”台风后红十字会三伏天里送棉被》。其中,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直接评价:“把宝贵的人力、财力和运力用错了地方。”
当天15时后,网络舆论迅速形成第一个负面传播高峰。“盛夏、海南”与“棉被”这组关键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违背常识”,迅速引发网民围观。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统计7月20日的2000条网民评论显示,超过九成为负面舆情。其中,45.6%网民直接质疑红会此举“荒唐”,认为是“捂痱子的救援活动”;30.2%网民以此批评红会“官本位”,是“坐在空调房,拍脑袋决策”;21.7%网民则质疑红会的棉被物资采购、调拨程序,怀疑可能存在“棉被积压、借此清空库存”等“黑幕”。
而7月20日晚海南红十字三亚救援队队长陈锐,和7月2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等出面回应“棉被是救灾必备品”、“棉被并不厚”,可谓对多数网民“不需要棉被”的质疑,进行了一次“釜底抽薪”。
在红会第一轮回应后,负面舆情出现了第一次回落。但正面回应的扩散速度、广度,仍落后于前一天的负面新闻。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在“棉被用途”被回应的同时,红会仍未充分解决网民的三点疑问:
一是棉被不能防潮,为何救灾物资没有选用防潮垫等其他防潮用品?二是距离1998年洪灾已十余年,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调配,是否仍存在滞后问题?三是能否公布相关棉被、夹克衫的采购价格?
舆情的“导火索”未能完全熄灭,公众对红会的质疑,也就有了继续延烧之柴。
热门推荐
更多>- 济南端掉6处“毒豆芽”黑窝点 缴获“无根水”700余瓶 强台风“麦德姆”袭击台湾 64岁“熊猫爷爷”花15万元骑行到法国 北大山鹰社成功登顶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峰 北京护城河换水见底 市民下河捞鱼 砥洎城:全国罕见的“坩埚”古堡首次大修
- 唐玄宗杨贵妃“穿越”至地铁向乘客分发香包 浙江办海泥狂欢节 30位泳装美女泥中打滚 北京现比基尼洗车 富二代一天光顾两次 “鸡蛋换金子”引发大妈哄抢推搡 广西南宁广场变海洋市民乘船捕鱼 郑州“童颜”管理员 一张娃娃脸实为29岁小伙
- 杭州四星级公厕亮相 配沙发电视茶几 哈尔滨一辆法拉利撞掉宾馆大门 威海城管"按摩哥"烈日下为环卫工按摩 公安部4副部长北京街头发放防恐手册(高清组图) 山东滨州夜空惊现白色光斑 疑似“UFO” 直击新疆喀什一线特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