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麻山 贵州电网韦成刚服务山乡的感人故事

来源:新华网
2016-05-04 19:53:47
分享

——韦成刚服务山乡的感人故事

新华网贵阳3月23日电(通讯员王春山吴玉霞)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麻山人,皮肤黝黑,为人直爽;他是一个情动山乡的好人,集诸多传奇色彩于一身;他用脚步丈量着生他养他的每一寸土地,用行动点亮打边河畔(格凸河一支流)的村村寨寨。

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内心深处永远有一份感恩与报恩的执著。二十多年来,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举动,把感恩乡里、回报社会的执著融进了血液,成为照亮麻山、服务家乡的“掌灯”人。

这个人叫韦成刚,贵州电网公司安顺紫云供电局松山供电所配电班配电线路维护员。

“掌灯”麻山 贵州电网韦成刚服务山乡的感人故事

松山供电所韦成刚等人走村串寨巡查设备,确保村民安全、可靠、舒心用电。(刘高才 摄)

架桥:深埋20年的心愿

打边河上终于建了桥,虽然还没完工,只是个半成品,但却是当地村民的“连心桥”。桥的规模不小,宽4米、高5.2米、跨度33米,牢固的钢筋混凝土的桥墩,钢绞线铺的桥面,尽管还没有护栏,但并不影响行走,村民的摩托车都能骑上桥去。

松山镇同心、摆纳、牛场、摆羊4个村几千村民从此告别了蹚水过河的日子!下地干活的汉子不用再忍受摸着石头过河那扎脚的疼痛;背着化肥、种子的农妇也不用再担心打湿了背篓耽误耕种;读书的孩子也不怕河道涨水淹没了上学的道路……

自古修桥补路便是公认的大善之举,不过要积这功德至少要大富之家。但是修建这打边河上同心桥的却非什么富贵之人,只是供电所一名基层抄表工韦成刚,这是他埋藏心底20多年的心愿。

“乡亲们在冰冷的河水中多淌一次,我的心就多疼一天。”在韦成刚心中,“报恩”是一个从未动摇过的梦想。穷苦出身,他靠乡亲们东家一碗包谷面、西家一把稻谷,才勉强活了下来。

从普通农民,到村副支书,再到一名普通的供电员工,二十多年来,韦成刚的“报恩”路,一直没有中断。

童年:萌生感恩的心

韦成刚不是有钱人,反而很缺钱。

为了建桥他准备了6.8万元,这是他半生的积蓄,是家里喂养着下崽的十几头母猪,还有去年荣获全国劳模的奖励,更多的是向朋友乡亲东挪西借凑齐的。

即便掏空家底,勉强凑足了修桥的“首期”,同时供电所的同事们利用休息日义务投工投劳,减轻了修桥的人工费,但他也没能把桥建完,只是能够勉强通行。

“看样子一时半会桥是建不完了,剩下的费用我再慢慢攒。”韦成刚说。

为村民们建桥,韦成刚说是为了报恩。

麻山地区位于紫云、长顺、望谟等县结合部,历史上因大量种植苎麻、构皮麻而得名,是贵州省最典型、最贫困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也是贵州贫困地区的代名词。

1973年,韦成刚就出生在位于麻山腹地的紫云县松山镇同心村狮子寨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在村里他家是最穷的一户,因为父母身患残疾,虽然有4亩地,基本处于撂荒状态,忍饥挨饿一直伴随着他。在政府的救济和乡亲们的帮扶下,他们一家才得以生存。

到了上学年龄,家里更是穷得揭不开锅,更别说缴纳学费和书本费。直到同心村生产队队长看到已到适龄的韦成刚还成天在山坡上放牛,就劝说:“娃,你该读书去。”给他垫钱交了学费后,韦成刚才能上学读书。

能够上学,韦成刚特别珍惜机会。在班上,他不仅遵守纪律,成绩也名列前茅,班主任杨兴益疼惜他,不仅在学习上多加指导,还为他担负起每个学期的学费和书本费。

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了,上了初中后他每天清早起来煮一锅包谷稀饭,自己吃一碗后,就得走大半个小时去牛场中学读书,直到下午放学回家又是一碗包谷稀饭,整天都饥肠辘辘。

韦成刚特别羡慕别家的孩子能够吃饱饭,记得每到端午节时,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包粽子,其他小孩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他还是那一碗包谷稀饭。

他不止一次想放下书本回家种地,让全家人吃上饱饭。

但是中学班主任施老师总是劝诫他:“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还给他交了学费、领好书本送家里来。爱读书的他,又一次次地打消了辍学的念头。

时光荏苒,转眼间韦成刚念到高二面临高考,老师们都对他考上大学抱有期许,但事实上,韦成刚连三餐都不能温饱,更别说大学的生活费。考虑再三,韦成刚放弃了学业回家务农,希望通过劳动改变贫寒的家境,让自己和幼弟至少能吃得饱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