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年自主命题 广东2015年高考作文发挥空间大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高考语文科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
材料隐含对自然审美丰富内涵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指出,今年“广东卷”的作文延续往年,仍是新材料作文,“只给材料不作评判,只给观点,意义在于锻炼学生从材料提炼,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他分析,今年的材料立足于信息时代,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人与自然的距离,考生可以就人与自然的不同认识和不同角度的感悟,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考,从而揭示出“人”距离自然的“近”与“远”。
“人与自然是一个大主题,即传统又新颖,里面有着非常丰富和开拓的内涵和层面,这样给了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既能让写作基础一般的有话可说,又能够让写作基础比较强的考生以较大的发挥和提升空间。”李金涛点评道。
李金涛认为,得高分的关键在于考生如何把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好地展示,在阐释问题时具有完整性和周密性。“面对这一道题目,考生出现较大失误的可能性不太大。”他估计,该题目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里相对比较好把握的,“预计全省的作文平均分至少不会比往年低”。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卢福东:
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我认为,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保持了广东省高考作文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华师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卢福东分析,从2012年以来,连续4年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尽管这4年的作文形式不太一样,但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就是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由此,卢福东认为,今年的作文有三大特点:一是考察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思维;二是考察学生对生活及对自然的关注;三是体现材料作文的特点,即多角度。
卢福东分析,该题目至少可以分三个角度切入:一是感知自然的不同途径,远与近可以理解为学习的途径,“远”可以理解为一种间接的学习途径,如打开电视、电脑这种触手可及的新媒体,这些也是我们感知自然最近、最直接的途径;二是“远”可理解为深入实践,到大自然中深入感受;三是考生可以讲综合的角度,既要近,也要远;既要直接的,也要间接的;既要理论的,也要实践的。考生可以强调,作为学生,感知自然通常是从书本、媒介等间接的方式,正因为这个局限,我们要更加深入大自然,感知鸟语花香。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
辩证看待现实和虚拟世界关系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认为,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很有思辨性,以探讨自然“远”和“近”为题面,注重考察学生对当下生活的认知和辩证能力。他表示,广东明年高考将统一使用全国卷,今年的作文命题体现了高水平,“为‘广东卷’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董上德表示,题目中对自然“远”与“近”的探讨,其实反映了现实中许多年轻人的生存状态——越来越疏远现实世界,习惯于从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过去人们能更多地接触现实世界,而现在随着网络日益发达,年轻一代基本实现足不出户知道天下事。”他认为这不可避免地割裂了年轻人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广东此次作文题目立意明确,通过“远”“近”之辩,让考生更多地结合个人实际经历,辩证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董上德认为,现实和虚拟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共存,进而构成一种张力,而人们就生活在这种张力之中。
董上德分析,此次作文题“可浅可深”,“估计一般的考生会分别列举在现实和虚拟时空得到什么好处,罗列出一些现象,并最终得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这样的结论。”他认为,题目的深度在于,考生能否从个性化故事入手,比如关照自己父辈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自身的现状,将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清楚。
他还谈到,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更高的哲理层次,讲的是有限的个人认知世界和无限的知识网络世界之间的关系,“认识这种关系,对于以后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可能也会有很大的启发。”董上德表示,这个题目本身也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思考,“我们需要给学生们更多亲近自然、深入现实世界的机会”。
广东近年高考作文题 | |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 | 胶片与数码时代 |
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 | 富翁捐款 |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 | 你想生活的时代 |
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 | 回到原点 |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 | 与你为邻 |
2015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摘登 | |
北京 | 1.微作文:首都不文明现象评论。2.大作文一:深入灵魂的热爱;大作文二:假如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大作文二选一)。 |
上海 |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
浙江 | 文章和人品。论述文章和人品相符和不相符。 |
四川 | 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
江苏 |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南方日报记者 祁雷 毕嘉琪 李秀婷
实习生 孙芳菲 何雅柔 刘诗 袁航
韦娟明 张丹 何力 张雯
假如作家也是高考考生……
作家构思高考作文的几条创新“路线”
逻辑路线 方方:我会老老实实地写
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她的写作框架和思路会走“逻辑派”——“如果是我,我会老老实实地去写,把道理说清楚,逻辑梳理清楚,就可以了。我会写成一篇议论文”。
她认为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过关,适合各种思维的学生四平八稳地发挥,但是要写得出彩着实考验功力。但总体来说,对于高中生而言,此题略嫌简单容易。
高考出题并不容易,要把握难易程度,给大部分学生发挥空间,是一件很考验出题人的事。“高考作文不像新概念大赛,也不像我们平时写作,可以标新立异,而是要四平八稳”。
经验路线 蔡崇达:我会讲述体验故事
新锐作家蔡崇达选择的是“讲故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如果让我来写,我会强调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今天的科技给了我们很多认识上的方便,但我们距离真实体验却更远了。就我而言,体验才是生活的本质。扁平化的资讯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会在一两个小故事中来揭示生活的意义”。
看到广东高考作文的第一感受是,“现在的作文比我们以前要难写,要在800字之内写得深入其实很难,浅尝辄止意义又不大;所以这个作文学生能踩到一两个点就可以了”。
蔡崇达还认为,今年广东的高考题目是值得赞赏的,是真诚且有感而发的。“他能通过一种思考,启发学生实实在在地打开完整的人生,感受到内心”。
锦上添花路线 张颐武:学生可充分调动平时的积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的高考题目最能激发“巧思”,学生的实力高下立现。
“学生复习中,老师会帮助他们准备大量素材,甚至押题。这个题目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排除老师会压中大方向。”对于这个题目,张颐武表示,“难度不大,学生也可以充分调用平时的积累,但要扣准这个题并发挥得特别好,难度就挺高。这样的题是最好的,能够真正考出学生临场的反应,又能把平时的积累激发出来”。
他认为,广东的题目利于学生发挥,通过学生文章的字词、表达、文采和思想,可以判断出水平的高下,举例子、讲故事,都可以写出平时的一些积累和思考。“我觉得很多省市的题目过于平淡,不利于发挥。但广东的题目尺度适中,较有发挥空间”。
自由想象路线 谢有顺:每一种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有顺认为,总体而言,广东的作文题有可赞之处,特别是能给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一是易于学生审题。认真看,题义不难把握,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的对比,二者优长与局限,不难理解。二是题目的想象空间较大,思维上可以发散、拓展,没有偏向一方的价值判断,考生既可强调实践的真知是多么可贵,也可站在知识和技术的一边,强调客观的知识、远方的风景的价值与意义;既可强调个体感受,也可突出知识视野。与自然的远与近,可说的很多”。
“对我来说,这个题目既可以选择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可从个人视角讲故事,也可就知识中的自然与个人认知中的自然之不同发表议论。每一种文体上可自由选择,调动积累,发挥想象”。
哲学思辨路线 杨克:用哲学的思维展现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杨克则认为,广东的题目回到“自然”,颇有哲思,十分可贵。“这个题目既让我们回到久违的生命与自然主题,重新进入那亘古不变的原在,与天地精神相来往,又切入了当下的新事物、科技生活”。
在他看来,理解广东作文的材料,应该活用哲学的思维,因为其中展现了一组辩证矛盾: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更科学更便捷了,却同时又更陌生了;我们的认识上升到更理性的高度,却又丧失了“毛绒绒的原生态的触感”。针对这样的一个命题,杨克认为,写作的过程可以是一次追问:“如果我来写,会把重点放在思考和阐述到底如何去处理这组矛盾。这次广东的作文题目开阔而有纵深,自由展开的空间大。既可以写成议论文,又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见闻的故事来完成幽深的思考。”南方日报记者陈龙统筹:钟琳
■链接
网友微作文涌现“牛段子”
广东高考作文一出,一群“有才”的网友也跃跃欲试,与考生一同来写“微作文”,其中更不乏文辞优美的“牛人”写手。
网友“佩y”的微作文题目是“你好,自然”。她写道:“一年四季如春,固然舒适,然而少却了夏之林荫漫步之乐,秋之蔬果飘香之满,冬之堆雪互娱之趣。较之博闻强识之愉悦,我更喜欢游走林间之快意。未闻花名又如何,花香弥漫在脑际,足矣。知识可以铅字代代相传,唯感觉随个体共存。世间之变换莫测,虽非我之所能控,但我愿用心感受。靠近,握手:‘你好,自然’”。
网友“tkod”则用辩证的思维,写道:让我们觉得近的自然,都是好的自然。风轻云淡,山清水秀,林鸟依依,哪样不好?好,就是对人的生存没有威胁。有了第一位的生存,才有第二位的审美。那么,是什么让自然近了?当然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和知识,使得人类征服了自然,使得绝大部分的自然都对人类生存毫无威胁……
网友“王日”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人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否则自然规律一改变,知识没跟上的时候,就是灾难来临之时,人类很狂妄,以为可以征服大自然,事实是:当灾难发生时,在大自然面前,人力很渺小,很无力。所以,请尊重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不过度依赖科技。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热门推荐
更多>- 江西南昌:高考替考“枪手”已被控制 【图刊】“东方之星”救援全纪录 图片精选:86岁老人第15次参加高考 成都“空中警察”一个空姐能敌两条汉子 广州军区某师夜战训练 场面科幻震撼 图片精选:高三生迎来最后一课
- 2015中国北京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开幕 天津集中销毁各类毒品500余公斤毒品 湖南村民勇救“东方之星”落水者 “东方之星”轮翻沉现场 搜救仍在继续 图片精选:郑州足球爱好者建“空中足球场” 李娜宣布顺利产女 与丈夫亲吻爱女
- 2015中国国际电动车技术展在京举行 南方遭遇强降雨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 夜间持续搜救 图片精选:毕业成果展如火如荼 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贵州大客车冲进河道 36名被困乘客被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