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净了 路净了 家园也净了
李亚忠是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回马寨村的村民,自1992年起,他在10年间陆续发现了明长城以前的燕长城、秦长城、始皇长城、北齐长城、高丽长城、明辽东边墙等远古长城遗址。
“1992年燕塞湖水质被污染,体制内临时工都遣散回家了”,李亚忠以前是马寨村的一名会计,被遣后,他种过菜、经营过商店,工作总是在变动,唯独不变的是对长城历史研究的热忱。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李亚忠对长城的考古缘于对古诗词的热爱,“曹操在《观沧海》中对于碣石山的描述仅仅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引起了李亚忠的兴趣,“这碣石山究竟长什么样子?”,带着这个疑问,李亚忠骑着自行车开始千里下辽阳。
这一走,便是10年,他徒步跋涉“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和辽西走廊的大山莽林。
李亚忠展示相机外壳。王初 摄
李亚忠掏出了当时陪伴自己多年的相机,岁月斑驳、满目疮痍的相机套记录了路途的艰险,“山高路险、荆棘丛生,裤子磨破了好几条”。回忆起那段经历,往事历历在目,每个细节,李亚忠都念兹在兹。
发现长城遗址后,李亚忠便开始申请研讨会。“5年里,河北省及秦皇岛市文物管理部门先后8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论证,最后充分肯定了我的考察成果。”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山海关,是长城雄浑的露天博物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中国在保护古长城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是古长城状况依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于杂草、废渣之中。然而,与风吹雨淋相比,对长城损害更大的还是人为破坏。
秦皇岛对于长城的保护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秦皇岛市抚宁境内有明长城140余公里,是长城沿线精华地段之一。2003年,抚宁开始实行“长城保护员”制度,将境内的长城分成18段,每一段都有人“巡山”,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我从小就把长城当作自家大院墙一样,任何人想破坏长城的一砖一瓦都不行!”今年61岁的张鹤珊是秦皇岛抚宁驻操营镇城子峪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长城保护员”。
长城的守护者张鹤珊。王初 摄
一只蛇皮袋,一把大镰刀,一双解放鞋,一件工作服,38年来不管严冬还是酷暑,张鹤珊几乎每天都要在明长城走上四十里路。
张鹤珊对于长城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我祖上曾是跟随戚继光镇守山海关的守城将士,我从小就是在长城上度过的,总听老人家讲故事,讲的不是修长城就是守长城,连平时躲猫猫都是躲在敌楼里。”这样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
今天的明长城上郁郁葱葱,百草丰茂。过去可不是这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常有村民到长城上去放山羊、贩蝎子、挖药材,长城砖块散落一地,杂草纵生,垃圾遍地。
“我得做点事情!”,那时起,张鹤珊便开始定期上山巡逻,“我劝走放羊人,赶跑贩蝎人,这断了不少人的‘财路’,好多村民也因此记恨我,戳着我的脊梁骨骂,”甚至还在山上下了几个抓野兔的铁套子。有一次,张鹤珊左脚腕被套子勒得鲜血淋漓,骨头也险些折了。
“巡山的过程中,遇过大蟒蛇、撞过马蜂窝…”这些听起来不寻常的经历,张鹤珊都实实在在地“体验”过,“也害怕,但是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事”。
从青葱小伙到白发老者,张鹤珊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守长城”,砌城墙、拾垃圾……从董家口到平顶峪10多公里的明长城上,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必须要让长城脚下长大的孩子还能看到长城的原始风貌!”这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张鹤珊走过了整整三十八年。
近些年来,随着长城景区的开发,原生态的长城不断吸引着四方来客。当地村民也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每年光烤全羊就可以卖两万多只。张鹤珊也从“人人骂”变成了“人人赞”。
也许有一天,当地的村民能回想起,有这么一位“愣头青”在明长城脚下默默的守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