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铜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从古至今,时间为证,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轮历史进程中,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武陵之都•仁义之城”铜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强音。

基底坚实入列全国首批创建试点

2013年,国家民委启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活动,铜仁被纳入全国首批13个开展创建的试点城市之一,是贵州省唯一纳入全国试点的市。为何选择了铜仁?

一方面,享有“黔东门户”美誉的铜仁,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湘渝川黔四省市接壤处,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全市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有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38个民族乡,400多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了70.45%,少数民族占比全省第二,市内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俱全。千百年来,各个民族团结互助,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不断促进了铜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武陵山区扶持力度的加大,铜仁成为武陵山区重要的扶贫攻坚主战场。先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对于推动铜仁早日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实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提出的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协作发展创新区、旅游经济示范区、民族团结模范区”的战略目标具有时不我待的现实意义。

抢抓机遇各级高位推动示范创建

国家民委的战鼓一响,省、市各级士气高涨,迅速出击。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亲自部署全省统一战线智力支持铜仁示范创建工作,搭建了统一战线“一对一”帮扶贫困乡镇的工作机制。省民宗委加强沟通协调省级民族委员制成员单位落实相应的对接帮扶工作,明确了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示范点创建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示范市创建启动大会,部署创建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和年度目标考核。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一次听取市政府关于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将创建工作作为评选文明单位、“双拥”模范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前提条件之一。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重点督查考核。

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标准,制定出台《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意见》,《铜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铜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任务分解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民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保障、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干部培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工作创新、民族关系和谐“十大示范”任务,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新跨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跨越、边区协作新跨越“三大跨越”的目标。并将目标细化为70项具体工作指标,责任分解到62个市直单位和各区县。

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省级下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由2013年的1500余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600余万元;市、县级民族工作“三项经费”预算由2013年的400余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1600余万元。

各级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推进会、协调会,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同抓共创的良好局面。

创新载体共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每逢农历“四月八”,松桃苗族自治县全城沸腾,特色歌舞、神奇绝技、苗家美酒,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与松桃人民一道欢庆苗族传统节日。昔日“治安混乱、发展滞后”的“帽子”早已不见踪影。

一个地处黔湘渝边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68.1%的自治县,其复杂性可想而知。为聚合民族之力,近年来,松桃以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为载体,大胆探索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融合的有效办法,增进各民族团结互信、自立自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在贵州省和武陵山片区率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而这,只是我市充分运用各种平台和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构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一个缩影。

我市致力宣传树立以人为本、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民族团结理念。针对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举办苗族“四月八”、土家族“过赶年”、侗族“赶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系列活动;组织民族理论法规集中考试,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征文比赛、成果展,编印各类相关资料3万余册;先后命名贵州省傩文化博物馆、苗王城、周逸群纪念馆等9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运用各级各类媒体、媒介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提升全市民族团结理论素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我市以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模范单位申创为载体,分类制定创建标准,按照市、县、乡镇三级联创原则,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寺观教堂和进军(警)营、进工(农)业园区“八进“活动,深入推进共创共建。目前,全市共1559个科级及以上单位参与模范单位创建申报工作。已命名、授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模范单位157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19个,第二、三批共计1300余个创建单位已完成初验工作。

各创建单位结合工作职能,积极探索推动创建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市扶贫办、市卫计委实施政策倾斜,将精准扶贫工作率先在玉屏自治县实施,将农村特殊人群医疗保障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优先在玉屏、沿河自治县试点;碧江区东门社区构建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1+3+X”、“一站式”服务、数字化管理“四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承恩寺积极配合公益慈善活动,鼓励信教群众勤劳致富。市公安消防支队紧密结合双拥工作,推进军地共创共建活动……

2014年,全市创建省级示范社区、村寨、机关、学校、军营、企业37个,5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继松桃后,玉屏侗族自治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融于全局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两年多来,我市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融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建设,把民族工作融合到扶贫工作及各项工作视野当中,推动全市形成了政治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减贫摘帽”工程,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近三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4.85万人,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近20个百分点,6个重点县、107个重点乡镇实现整体“减贫摘帽”。解决民族地区84.28万人农村居民和17.77万人中小学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1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和100个农村集中建房点规划,集中建房点共竣工近8000户,集中建房经验在全省推广。

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建成云舍土家族民族文化村、寨沙侗寨、松桃苗王城、石阡尧上等民族文化村寨,支持发展“苗绣”、“叶脉绣”、“玉屏箫笛”等民族文化产业,积极培养乡土民族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突破工程项目986个,在全省先行启动“普十五”教育,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刘延东副总理肯定性批示,入选“2014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和教育部公平教育范例。

建立“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得到中央和省委充分肯定,被誉为“铜仁经验”全国推广。建立协调、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同时,还先行先试,与毗邻地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区域协作发展典范。铜仁凤凰机场实现共建共享目标;与湘西、秀山接壤的松桃自治县盘石镇、迓驾镇作为跨省协作创建试点乡镇,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方面大力开展边区协作,全力保障民族团结……

通过在各个领域积极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大示范”工程,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7.73亿元,同比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9亿元,同比增长26.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279元、6243元,同比增长11.3%、14.4%,增速均列全省第二。

梵山净水天地同流,铜仁儿女心意相通。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武陵之都•仁义之城”。

编辑: 宁波标签:
众怒 入侵
雅虎核心业务将遭出售 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
假装在英国 从影视剧中的英伦关键词感受英伦风 谢耳朵将在莱纳德婚礼上搅局 盘点美剧婚礼上的麻烦事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