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起来 眺望未来 深圳隐居者的人生之道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被深圳高租金“逼”隐的画家们
画家梁谷一是第一个来鳌湖老村的人。2013年4月1日,他背着画笔、画作正式入驻鳌湖老村时,这里还只是一片垃圾场。然而正是那时起,艺术村开始了孕育、生长。
来鳌湖老村之前,梁谷一在深圳市时尚创意园F518有一间工作室,但他早想过要从F518出走。果然,F518涨价了。被租金“逼”得慌,梁谷一开始在深圳到处寻找合适的地方给工作室安家。
他的朋友邓春儒是鳌湖老村本地人,梁谷一随他来到这里,见村子空间大、租金低,于是一签就是5年的合同。垃圾村的老房子被他改造成了像模像样的工作室。
院子的围墙是垃圾站收购来的废塑料桶围成的。院子里种了西红柿、火龙果、栀子花,养了一缸鱼和一条黄狗。老房子里拆下来的木门板被当成放厨具的案板,锅碗盆瓢摆在上面,高大的木门敞开,自行车靠在一边。
工作室温度很高,画家说有一次正午太阳很毒的时候,需要在阳光下创作,天气又实在炎热,他就一边绘画一边不断地往身上浇水,“创作的过程就像生一个小孩子,有言语无法表达的魅力。”相较于这无与伦比的愉悦,匮乏清贫的环境不值一提。
职业艺术家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期待。如何掌握必要的平衡?“关键是自己喜欢”,梁谷一笑笑,斟了一杯淡茶,“我对自己选择的路负责,得到了自己追求的东西,物质上也就要有些妥协。”另外远离物质追求的生活带给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世故,能时时体察自己的内心,更加敏感。
王书彬也是艺术村的一个村民。为寻找成本合适、有独立创作空间的地方,这个想法引着他来到了鳌湖老村。近几年市场不怎么景气,王书彬有时也接外快补贴生活。
周末时,王书彬会回市里陪老婆孩子。老婆也是画画的,但是两个人没有特意培养孩子往这方面发展。“干这个还是比较苦的,被社会压力给草根了,我们是在城市的边缘画画。”王书彬说。
村里的工作室还有四五十家,梁谷一来到这里后的两年间,陆陆续续有四五十位艺术家到来。村里不全都是职业艺术家,有的是年轻时有成为画家的梦想,到现在依旧不愿意放弃,因为一种情结和情怀来到这个地方,大家一起营造一种氛围。
热门推荐
更多>辽宁葫芦岛罕见冰雹 车窗玻璃被击穿
淮河治污任重道远
图片精选:沪版“猪笼城寨”开始整修
北京实施最严控烟令 各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哆啦A梦45周年特展》在北京举行
舞动北京——群众广场健身舞在京启动
广西玉林27岁消防员坠楼牺牲 怀中2岁女童得救
儿童节——寻找单纯的快乐
大熊猫“开开”“心心”率先与澳门学生见面
图片精选:新疆哈密草原夏日大雪纷飞
中国日报聚焦各地迎“六一”儿童节
北京"最严禁烟令"将实施 "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
野生动物为“世界无烟日”代言 萌翻网友
世界无烟日 对吸烟者说“不”
重庆图书馆汽车尾箱集市开市 儿童当“掌柜”
在宋庆龄奶奶生活过的地方过“六一”
青岛邮轮母港开港 “新世纪”号首航扬帆
全球走钢丝大赛在湖南攸县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