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打造中药材大省和中药民族药强省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润温暖的气候,黔中大地适宜草药生长与中药材种植。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现有中药材品种资源4802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总数的40%,居全国第2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94.64万亩,居全国第3位。
目前,贵州省医药产业已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中药种植业等七大门类。全省医药工业企业已达254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5户,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6户,建立医药科研平台38个,涌现出益佰、百灵、信邦、汉方、神奇、同济堂等一批重点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154个,占全省药品品种总数16%。2014年,全省苗药销售产值突破150亿元,是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317个,药品品种1327个,独家品种336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规567个。单品种销售上亿药品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药品1个,5亿元以上药品7个。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贵州省不断加大中药材种植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面积及规模增长迅速,中药材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面积大幅增长,仅2014年扶贫资金投入2亿元,共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35.8万亩,全省中药材面积达494.64万亩。
中药材基地建设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中,各地结合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采取林药结合、草药结合、粮药结合、果药结合等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增强了中药材品种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截至目前,贵州省已建成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品种种植试验示范基地40余个,山银花、太子参、杜仲、花椒4个品种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刺梨、生姜、厚朴、薏苡仁4个品种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天麻、太子参、薏苡仁、山银花、石斛、刺梨、艾纳香、钩藤等拳头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批市场需求量大、产地地道、历史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也步入集中连片发展轨道,为贵州省中医药产业提供了稳定的中药材资源。
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发展目标,贵州省将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大宗药材品种和中药材、名牌中成药骨干企业,全面提升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贵州省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大省和中药民族药强省。
为此,省政府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即:到2017年达到600万亩,在未来三年,将以每年新增50万亩的速度推进。加快扶持建设一批地道药材、特色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把大方、德江和雷山天麻、施秉太子参、赤水石斛、罗甸艾纳香、威宁党参(续断)、剑河钩藤、石阡丹参等抚育种植基地,培育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良种基地品牌。重点建设乌当区、修文县、遵义县、赤水市、施秉县、大方县和赫章县等38个3万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重点县,其中:20万亩以上的县5个,10至20万亩的县10个,每个县培育1至3个优势品种。力争有10个品种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方面全国领先,8个品种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达60%以上。
热门推荐
更多>北京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年内将熄火
全国各地新春招聘忙
香客在武汉寺庙祈福扔硬币 工作人员戴头盔清理
天南地北“网购”生活
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吸引观瀑者
春运大潮: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9岁男孩替抱病保洁员妈妈清扫爆竹屑
【新春走基层】春节里那抹橘红的风景线(组图)
湖南一家18口借船出游发生事故 8人遇难1人失踪
即将消失的技艺 探秘江苏鱼跃一支玻璃体温计生产过程
黑龙江境内主干线高速公路因大雪全线封闭(组图)
走基层:福州羊年春节街头见闻 “肉燕”热卖
湖南双峰养老院致18人死伤嫌犯落网
大年初三:铁路客流增长迅速
“夫妻哨兵”除夕夜替战士站岗20余载
众多老字号小吃扎堆“舌尖上的庙会”
黑龙江国道客车与轿车相撞 3死20多人受伤
江西上饶百米板凳龙灯闹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