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在线  >  西北地区

甘肃岷县:十五项措施确保2016年整体脱贫2020年建成小康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薛朝华 周国喜 2014-07-10 20:29:23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记者近日从岷县扶贫办获悉,今后三年,到2016年,岷县17个扶贫工作重点乡镇、238个重点村全部脱贫,减少贫困人15.27万人,贫困面下降到8%以下,全县实现整体脱贫。具体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8%以上,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4187元;无论丰年灾年,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都有可靠保障,基本实现贫困户衣食无忧;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1%以上;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达到90%;80%的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乡镇、建制村通达率、通畅率和通班车率均达到100%。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53.2%;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实现所有贫困村通动力电;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50%;力争对有搬迁条件和搬迁意愿的农户完成搬迁;新增存款可贷资金85%以上用于支持当地发展,在实现金融机构对空白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村级服务网络;50%的建制村有标准文化活动室,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每个中心卫生院拥有3-4名合格全科医生,一般卫生院(含分院)拥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实现新增“两后生”培训全覆盖。

到2020年,岷县努力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8682元;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5%;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所有农户住无危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1.6%;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适宜地区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基本得到普及,帮助贫困群众“换穷貌”;初步建成种养加、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帮助贫困地区“改穷业”;建制村有综合性村民活动中心;实现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拿到技能资质证书,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

目前,岷县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将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以精准性扶贫为抓手,以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要任务,坚持整区域连片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增加财政投入与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创新扶贫机制,强化金融支撑,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和“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六大突破”,确保完成全县到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全面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村经营方式创新。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创新和完善农业农村抵押担保体系,引导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二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增强扶贫开发实效。实施统筹扶贫,把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双联”行动、灾后重建和小康建设相结合,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实施合作扶贫,积极发展经营合作、参股经营式、龙头带动、科技依托、结对帮扶等合作方式,探索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明确规定贫困户的入社比例、土地流转、结对帮扶、利润分红等方式,加大对贫困户的带动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精准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性扶持贫困农户;实施开放扶贫,更多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乡村流动;实施“造血”扶贫,在加强改善基础条件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劳动力培训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抢抓中央把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摆到突出位置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源保护,实施好北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两江一水”灾害易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洮河、迭藏河、闾井河、纳纳河等流域堤防工程和重点沟道淤泥坝建设,加大对险沟、险段的排查和治理,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力争使全县急需治理的重点河流、沟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彻底改变贫困乡村脏、乱、差状况。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异地搬迁安置区新增农户的低压线路延伸工程,提升电网技术和保障水平,实现动力电自然村全覆盖。

四是着力培育富民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畜草、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型升级。中医药产业方面,继续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吸引省内外制药企业来岷县建立药源基地,全力推进中药材规模化、多元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逐步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建立健全中药材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农户开展中药材收购、贩运、加工,着力培育一批经营中药材的药商,逐步实现“中药材加工个体户升级为中小型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以下加工企业培育发展为规模以上企业、区域中药材加工企业向中药材园区集中”三个方面的升级转变,不断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畜草产业方面,把传统草原放养与发展舍饲养殖相结合,突出发展“四黑两绿”特色畜草产业。在草场资源优势明显的东部山区,以传统放养为主,改良品种,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均衡草原载畜能力,加快以黑牦牛养殖、蕨麻猪繁育为主的地方特色畜牧业发展;加快以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为主的优质商品草种植基地建设。在洮河沿线有条件的地区,以舍饲养殖为主,引进良种,建设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以肉牛育肥、生猪繁育、蛋禽、水产的现代多元化畜牧业;加大对玉米、紫花苜蓿等为主的饲用草料种植;在西南部山区,以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籽扩繁种基地建设为主,扩大种植规模,把传统放养与舍饲养殖相结合,发力发展生态养殖;在林源、林草结合区,加大对林草放养鸡、中蜂养殖等项目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疾病防疫,加快草原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扶持、培育和壮大一批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养殖协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农户参与率,为畜草产业发展起到推广、示范、带动作用。劳务产业方面,坚持培训与输转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采取以师带徒、基地授课、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新增贫困劳动力进行对渠道就业培训,杜绝新的贫困劳动力发生,促进技能培训、就业中介、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化”,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使农户工资性收入达到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积极培育和壮大其他经济增长点,加大对洮砚产业的扶持,在维新、禾驮等有洮砚资源的乡镇,依靠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和发挥行业领军人才作用,鼓励洮砚经销企业到维新、禾驮等乡镇创办企业和建立基地,采取“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做精、做优、做强、做大洮砚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在洮河沿线的川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意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面积,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满足群众菜篮子需求,增加收入。在“一河两线”交通便利的乡村,扶持“农家乐”、“林家乐”、“牧家乐”等旅游专业村社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灾后重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运输、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农民第三产业收入。要加快岷县南川中医药循环园区和梅川中医药循环园区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农产品的加工转化。

五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积极推动以工促农。把发展工业作为带动农村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就近务工增收的重要措施,坚持做强存量与扩大总量并重,改造提升和培育壮大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围绕中医药、畜草、矿产等特色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展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六是着眼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小城镇建设,按照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规划农产品市场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培植流通产业,拓展交易范围,扩大市场容量,通过发展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合作组织带动小城镇建设,使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实现有机结合;以发展工业拉动小城镇建设,按照区域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使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效聚集,以工富城;以发展商品集散地带动小城镇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等二、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以发展城郊农业、农村旅游业促进小城镇建设,充分挖掘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依靠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小城镇发展;以灾后重建推进小城镇建设,结合《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组织实施好梅川、茶埠、寺沟等乡镇灾后小城镇示范建设,推动居民及相关基础设施向小城镇聚集,促进小城镇发展,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使贫困人口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农村社区)集中。

七是积极推进易地搬迁,加快改善农户居住条件。在贫困乡镇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容量许可、水土资源平衡、符合生态和避险要求、有产业基础的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建安置区。由政府统筹协调,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收购非重点贫困村农户闲置的宅基地,安置重点贫困村户搬迁。对有一技之长、已在城镇经商务工居住的贫困户,可由政府统一安置公租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省内外移民政策,对“7.22”地震灾害后有自愿移民意愿的受灾群众实行进行跨区域移民搬迁,对确实输转不了的实行乡域内就近插花安置。全力组织实施好“7.22”地震灾害确定农村重建房屋和维修加固房屋的灾后房屋重建工作,加快危旧房改在工作力度,力争完成90%以上的贫困户危房改造,到2020年实现农村住房砖混砖木结构全覆盖。

八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县职专升级,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资金和社会各界捐助,提高普通高中学生资助面,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完善学前教育机构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着力推动公共文化工程,加快村文化活动室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县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全覆盖;着力提升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水平,加快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大乡镇全科医生培训,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加大对计划生育贫困户的政策资金扶持,实施计生“两户”安居工程,全面落实各类奖励和优惠政策;着力加强科技扶贫,逐年提高农作物新品种增产幅度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率;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九是完善城乡市场体系,优化流通服务环境。加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辐射范围大、带动作用强的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改造和建设标准化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力争覆盖全县贫困向乡村。

十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为依托,继续加大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保护工程和生态补偿等工程的实施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岷县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特色牧草种植基地,加大草原保护力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建设草原生态文明。

十一是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培训与输转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突出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输转,让更多的农村青壮年能够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消除贫困代际传播现象。加大对种养业大户、农民技术员,合作社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扩大培训效果。采取政策支持、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提高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十二是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争取力度,提高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标准。县级增列的专项扶贫预算,优先支持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好的乡村。积极争取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将我县列入实施整县域推进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项目试点县,进行融资支持。

十三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鼓励金融部门通过农村产权抵押、农户联保和信用贷款等方式,解决农户小额信贷问题。落实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扩大“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信贷”等民生类贷款覆盖面,并根据农户需求,延长贷款期限。支持农民开展资金互助担保,大力发展扶贫互助社。积极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和“亚行贷款”项目。抓好第六期世行贷款项目的争取和落实工作。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设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站,确保农民就近享受到金融服务。引进域内外各银行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银行担保合作新模式,探索兴办扶贫担保公司,建立健全扶贫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扶贫资金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帮助贫困户和扶贫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十四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效防止因灾返贫。加强各类灾害预警监测网站建设,实现对全县各重点防治区域的监测预警全覆盖和部门间的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划定灾害重点防范区,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居民抗震能力、道路抢通保障能力、实力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建设,充分考虑全县自然灾害多发的实际,以后新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要有防灾减灾措施,将灾害预警信息员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治理,完成对“5.10”和“7.22”灾害造成的地震灾害隐患点治理。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完善抗旱减灾设施,建立防灾减灾专项基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应急物资储备基地(中心、库),确保各种应急物资在灾情发生及时运抵灾区,有效防止因灾返贫。

十五是深入推进双联富民行动,着力推进社会帮扶。进一步扩大双联覆盖面与参与度,强化双联单位的联系帮扶职责,组织干部轮流驻村,努力为联系村、户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充实完善“两规划一计划”,帮助乡村制定好扶贫规划。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扶贫的责任,协调中国进出口银行、天津市河东区及省、市、县部门、企事业单位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活动,真正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分享到6.79K
编辑: 刘婧 标签: 甘肃
 
金正恩检验部队 指导火箭试射(图) 瑞典摄影师恶搞历史名人 将女儿PS成拿破仑萌翻众人
世界经济过去25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澳经济伙伴关系背后的意义
综艺小公主PK:甜馨姐姐呆萌 多多奥莉美翻 蕾哈娜为世界杯狂野 性感写真力挺巴西队
男人魅惑彩妆摄影 全智贤范冰冰奥莉小七 儿童节明星与嫩娃比萌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援藏干部以用自己的心血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

      详细>>

      各地举行活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

      详细>>

      年会于7月10日至12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详细>>

      新闻排行

      亚洲媒体聚焦美丽中国

      详细>>

      建筑设计师阮昊:灵感源于挫折

      详细>>

      丹麦驻华使馆举办2014丹麦开放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