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拓展“双联行动”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双联行动”中,西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在所联系的14个村积极开展统筹规划、教育帮扶、资源开发、文化引领、农技推广等工作,使联系村联系户的认知结构有了变化、思想观念有了变化、生活习惯有了变化、致富能力有了变化。
专家把脉定“坐标”。西北师大的双联工作从目标定位到实施步骤都有坚实的学科背景。学校14个双联工作组的基本架构是“学者+干部”,每个工作组都由不同的机关部门和学院组成,学者有专业优势,干部则有统筹资源的优势,形成互补互促的帮联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专门组织教育、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生物技术、地理规划与国土资源开发、经济、法学等多学科、多专业的专家,组成“双联工作咨询专家组”,专门就各个村的共性问题和特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方案。针对每一个贫困村的不同情况,专家组与帮扶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制定《小康发展规划》和《五年工作规划》,撰写了 “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的项目计划书和论证报告,既为贫困村发展精准定位,长远谋划,又找准发力点,推动项目逐个落实。西北师大还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联工作绩效的大命题,商学院院长张永丽博士牵头成立课题组,赴陇南、定西、甘南等地,就甘肃省双联工作绩效以及双联和扶贫工作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信息建设等6个方面开展社会调查。经过一年的调研论证,形成了《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与扶贫攻坚咨询报告》,《报告》对全省双联工作绩效、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与扶贫攻坚的科学途径。这是全省开展双联工作以来,第一份聚焦双联工作专门开展的一次严谨、科学的研究。
教育优势显特色。西北师大把发挥教育优势,提高当地基础教育质量作为双联工作的优势和亮点全力实施。连续三年,西北师大附中骨干教师组成“联村联户高考备考辅导讲师团”,在联系的礼县、宕昌两县开展高考辅导活动,三年来,两县高考应届学生及高三任课教师8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西北师大与礼县、宕昌两县教育局分别签署了《基础教育帮扶合作协议》,实施“顶岗支教”计划,每年选派近百名师范类毕业生到当地的中小学实习支教,置换相应专业、相同数量的当地教师到西北师大接受为期半年的免费专业培训。到目前为止,共有400多名当地中小学教师接受了业务培训。
文化引导管长远。人是生产要素当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人变了,才能解决根本、管好长远。西北师大全体双联干部认识到,建立在经济和物质帮扶基础之上的输血式扶贫,只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外因”,只有彻底改变当地群众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激发他们改变现状的内在活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挖掉穷根。在双联工作中,西北师大针对联系户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在联系村重点开展了以文化培训和政策宣讲为主的“启智工程”,增强了联系村村民以文化科学知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意识。每年的全国“两会”和省人代会之后,学校都会选派专家学者组成宣讲团深入县、乡、村宣讲富民兴农的新精神、新政策,举办群众路线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学校组织专家分赴两县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了20多场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依法治国专题辅导报告,使村民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每年暑期,学校都开展“青春建功新陇原,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赴联系村开展文艺演出、普法宣传、心理援助、公益活动、结对帮扶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学校同联系户的感情。西北师大正处级干部张新民,2014年主动申请担任礼县白河镇古桃村党支部副书记,长期驻村开展工作。通过学校的支持和扎实的工作,张新民逐渐改变了村里的文化、体育活动少的状况,使村民的心情更加快乐,脱贫的信心更加坚定。《甘肃日报》以《驻村书记和古桃村的故事》为题,报道了张新民的先进事迹。
(记者 薛朝华 西北师范大学双联办)
热门推荐
更多>北京:罕见病患者“eye show”迎“国际罕见病日”
450米健身步道亮相上海闹市
“最美洗脚妹”的两会声音
数百名武警携脸盆抹布清洗天安门广场
2015两会新闻中心今日正式启用
边防官兵极寒天气赤膊浴雪 血性十足“虎”啸雪域边关
广西“铁骑大军”节后启程返城务工
学生某餐厅打工曝黑幕:厨师用炒锅洗拖把
北京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年内将熄火
全国各地新春招聘忙
香客在武汉寺庙祈福扔硬币 工作人员戴头盔清理
天南地北“网购”生活
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吸引观瀑者
春运大潮: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9岁男孩替抱病保洁员妈妈清扫爆竹屑
【新春走基层】春节里那抹橘红的风景线(组图)
湖南一家18口借船出游发生事故 8人遇难1人失踪
即将消失的技艺 探秘江苏鱼跃一支玻璃体温计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