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藏20周年:奏响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号角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资金+项目:
全面掀起规模空前的建设热潮
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各对口援藏省市、中央骨干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源源不断进入雪域高原,西藏全面掀起规模空前的建设热潮。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总金额高达48.6亿元的“62项工程”等项目,渐次在全区各地开工建设,雪域高原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这场规模空前的建设热潮,把潜在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西藏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同时也让各族群众尝到了对口援藏的“甜头”。
“对口援藏改变了‘靠天种地、望天养畜’生产方式,特别是援建的农业水利工程,为我们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连布村种粮科技能手洛桑央培说。
然而,作为全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份,交通依旧是制约西藏发展的“瓶颈”。“小马拉大车”,以青藏、川藏公路为主的运输通道,显然无法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1年6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对口援藏揭开了历史新篇章。其中,青藏铁路作为117个重点项目确定了下来,投资高达120亿元。
经过广大铁路建设者的不懈努力,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行。
现如今,公路、铁路纵贯雪域高原,航空运输联通五湖四海,“天上西藏”不再遥远。
拉萨火车站客运车间党支部书记周美琴对此深有感触:“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行,改写了西藏交通运输史。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服务各族群众,为西藏的发展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项目为龙头、以工程为抓手,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发展,是经济援藏的一大特色。
2001年8月19日,年楚河畔欢声笑语,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满拉水利枢纽工程交接仪式正在举行,标志着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62项工程”全面竣工。
“满拉”的投入使用,对控制年楚河流域的水旱灾害、稳定日喀则地区粮食生产、缓解当地用电压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满拉”只是雪域高原大规模能源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20年来,大大小小的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雪域高原“扎根落户”,彻底改变了西藏能源行业的发展历史。
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目前正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
旁多水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次仁曲杰说:“随着一个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投产运行,我区能源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20年沧桑巨变,20年跨越发展。
从乡间公路的贯通到水利枢纽工程的投入使用,从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落成,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次突破和跨越都凝聚着广大援藏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公司奇葩惩罚措施 高管当街爬行
山西新建高架桥紧贴居民楼 最近处不足半米
上海12女组"反世界杯联盟"抗议男人看球
重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市民水上玩麻将纳凉
记者探访杭州纵火案嫌犯的家
合肥传销者暴力阻法耍无赖被抬走
广西大客车撞伤老人 高温下路人为其撑伞遮阳等救援
郑州一桥墩被建筑垃圾压断 村民劝阻车辆遭枪击
新疆库尔勒突发暴雨洪水漫城[组图]
英国一忧伤小猫网上走红[组图]
闹市区古寺里年轻和尚的现代生活[组图]
杭州公交纵火案嫌疑人最后手机短信曝光[图]
四川郫县惊现"山寨一条街" "墨巴克""臣屈式"雷翻你
芬兰上演“背老婆世锦赛”丈夫扛娇妻赛跑
西安持续高温 居民水上公园避暑
上海时尚女性组“反世界杯联盟”
长沙四名“90后”学生改装报废桑塔纳变“法拉利”
西班牙小镇举行围捕野马节 上演"人马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