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盘点十八大以来多领域改革路线图

改革极大激发了经济活力,自去年12月东莞实施商事登记改革以来,至今年9月底,东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41万户,同比增20.04%。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向新征程。

钟声:改革开放增添中国软实力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彰显中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难题的胆识和坚韧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面向未来的生存方式和自觉行动,这种独具魅力的气质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稳中求进的精彩答卷

——针对大气污染,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立下大气污染防治“军令状”;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治大气污染十项措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

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人员在文博会上用瓷碗演奏乐曲。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周玮 白瀛 徐硙)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扎实步伐。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当时牵头设立试验区的安徽省体改委原主任周古廉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叶集率先打破部门分割,将关联部门合并成一个大机构。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搞上下对口,不照搬县级通行模式设置机构,曾一度让叶集试验区实现科学配置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党报盘点民生成绩: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正变成现实

保障和改善民生之路,在回望中更显意味深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朴素愿望正在一个个变为现实。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就业扶持力度,不再单纯地提供工作岗位,而是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帮扶和保护机制。

政治文明的壮丽篇章——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述评

人民有序参与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国之重器”不断锻造打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微博庭审直播,顶住舆论压力坚持独立审判,充分尊重和保障辩护权……中国司法的新气象,彰显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述评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政治发展道路与政治体制改革描绘蓝图: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新华视点:一线城市突击调控能否令楼市“退烧”?

针对交易量不断增长、房价上涨较快的态势,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近期接连出手。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进一步抑制需求,控制预售证发放等调控“升级”方式也许会抑制年底房价攀升,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台湾媒体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9日在北京开幕,吸引台湾媒体高度关注。当天出版的《联合报》也刊文认为,“深化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将启动新一轮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中国新一轮改革:直面三大“关口”考验

35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说,要破解这一难题,只有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堵住导致收入分配扭曲的一系列制度漏洞。

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篇:市场取向效率公平为百姓

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从僵化到活跃,改革用市场魔棒激活当代中国,焕发蓬勃生机。21年前,十四大将“市场经济”第一次写上社会主义旗帜,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

医改:看病更省心更省钱——全面深化改革述评之十

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基层医改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群众反映看病方便了,超过80%的群众反映看病便宜了,患者对就医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中国深化改革牵动世界目光——海外媒体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报道说,中国领导层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核心改革框架,指导未来10年决策。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掀起飞跃式大发展,带动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