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在线  >  西南地区  >  贵州(新)  >  滚动新闻

贵州:“四个突出”奏响人才强省新乐章

多彩贵州网刘晓燕 2014-11-26 10:15:09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贵州省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之基、转型之要、跨越之本,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做好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引进与培养并举打造强省人才大军;

——加大投入,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人才基地等平台载体;

——以“专家贵州行、基层行”活动为抓手,组织引导各类专家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农村,服务基层、服务发展;

——为高层次人才发放服务“绿卡”,提供“1+10”贴心周到的服务;

2011年,贵州经济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3位,2012年上升到第2位,2013年跃居第1位。成绩的背后,也蕴含着贵州各级各类人才的辛勤付出和有力支撑。

贵州省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十八大之后更是连续两次省委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2012年11月,贵州省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审议通过《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掀开了贵州人才工作的新篇章;2013年5月,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再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省委书记赵克志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安排部署。

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把手”抓“三个第一”,并将人才工作作为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构、加强人才工作力量、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各级各部门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四个突出”奏响了人才强省的新乐章。

突出人才引进,着力吸引集聚各类人才

“全职引进博士1500多人,硕士5500多人,副高级职称以上700多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0多人,博士5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50多人。”

这是2011年以来贵州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交出的成绩单。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引才首先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根据发展规划,贵州将围绕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4个一体化”,建设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5个100工程”,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优势生物技术、煤磷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资源节约型技术与新能源“6大重点领域”,打造酒、烟、茶、多彩贵州旅游、中药材产业“5张名片”。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梳理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引进产业发展、金融发展、城镇建设、园区建设、景区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西部地区引才向来不易,贵州从省情出发,创新多种方式引才。

采取综合性招才引智方式,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开展急需特殊人才引聘活动,累计拿出近千个岗位;2013年、2014年连续举办两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集中开展人才引聘。

采取专题性招才引智方式,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积极引进各类人才来黔创新创业。采取常态化引才方式,在贵阳国际人才城即时公布人才需求。

采取以才引才的方式,让引进的人才现身说法,吸引人才到贵州发展。

寓招才引智于招商引资之中,通过“人才+项目”捆绑引进机制,吸引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贵州创办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创新“柔性引才”方式,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才引智,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邬贺铨两位院士担任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引进了一大批院士、专家进入“贵州工业强省十大产业科技思想库”,引进外国专家项目300多个;在贵州建设院士工作站49个,开展“候鸟型”人才引进工作,每年引进“候鸟型”人才300名以上。

同时,贵州还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引才引智。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贵州发展。2011年以来中央各有关部委先后选派200多人到贵州挂职帮助工作;上海、大连等8个对口帮扶城市也陆续选派了900多人到贵州开展挂职服务、技术指导和技术合作。中组部、团中央先后选派14批159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贵州锻炼服务,其中有10人留在了贵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也积极支持贵州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计划”,300多位院士专家先后到贵州开展服务指导。

突出培养实效,着力提升人才能力素质

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同样重要,引才的同时还需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育什么”的原则,贵州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引领和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四个一”人才工程,培养选拔了3批66名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科专家,组成省内核心专家群体;7批749名具有省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技术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组成省管专家群体;培养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35人,省“甲秀文化”人才275人,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98个。

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教育“9+3”计划,在整合教育专项资金、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基础上,压缩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引导各地探索实施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组织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传授“致富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艺人培养,全省培养选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3人。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借地育才。在中央国家机关、东部发达地区及对口帮扶城市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等人才培养项目,积极选派专业性强、业绩突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专业人才,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央国家机关、经济发达地区研修学习、挂职锻炼。中组部专门将贵州列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增派工作试点省份,每年为贵州增加

选派名额,使贵州成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累计选派11批216人,大多数人员学成后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

突出基层导向,着力引导人才服务基层

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一直是个难题,贵州省采取多项突破性举措,着力构建“下得去、留得住,能流动、能发展”的基层人才工作新机制。

实施“两个80%”机制,即,每年新招录公务员80%安排到乡镇基层工作;省市县三级机关补充工作人员80%面向基层遴选。2013年招录了4977人到乡镇(含派出机构)工作,占全省招录计划的84.7%。根据市、县及乡镇事业单位编制缺额情况,每年公开招聘10000名左右优秀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或村从事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文化等社会服务领域工作。同时,逐步引导省、市、县各级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到乡镇帮助工作或挂职锻炼。

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在乡镇设立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即评即聘。对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可实行直接考核方式聘用。对具有本科、专科、中专学历并扎根基层工作分别满一定年限的人才,可直接申报认定中级至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在乡镇及以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每月按本人基本工资的20%发放基层工作津贴。

积极为人才服务基层提供载体。“专家贵州行、基层行”“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百千万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进企业、驻园区(社区)技术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博硕专家服务团”等活动,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基层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突出环境建设,着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贵州省着力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软硬环境,不断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着力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集聚人才的作用,不断加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仅2013年就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省级财政投入6000多万元,带动各有关方面投入近3亿元,建成4批73个省级人才基地。集中财力建设贵州科学城、中科院贵州现代资源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贵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打造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

着力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省委、省政府设置“黔灵科技贡献奖”,对贡献特别突出的专家人才,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对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申报评选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初步建立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业绩为导向、突出行业公认、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客观公正的专家评选新模式,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使评选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得到了专家人才的广泛好评。对现行26个系列职称评定标准进行修订,优化和完善职称评价指标,对业绩突出、勇于创新人员和基层一线人员进行倾斜。在民营经济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明确“分类评价、同等待遇”的原则,坚持重实绩、重能力导向,在申报评审程序、评定标准制定、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打破常规。2014年评定首批民营企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857人,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000多人,得到民营经济组织领域人才的广泛认可。

着力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实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明确“1+10”服务项目,细化服务内容、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公开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切实帮助人才解决职称评(认)定、医疗保障、科研服务、配偶安置、住房保障、工作津贴、子女入学、出入境和居留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省市共建贵阳国际人才城,各市州成立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积极为各类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分享到6.79K

相关报道

自食其果 遮丑
PS4入华:游戏主机最好的时代已逝去? 美国经济回暖了吗?内忧外患仍在路上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超大胆!56岁麦当娜炫彩大片与蛇共舞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指尖上的动力》

        详细>>

        圆梦北京之《朴实的澎湃》

        详细>>

        圆梦北京之《北京年夜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