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打工父子回家创业带出林果专业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14 16:53:05
分享

中国日报网石家庄9月14日电 9月13日,河北省临城县赵庄乡贾庄村的贾书芹,向记者盘点他今年的收入:“我这300亩核桃园,收了6000公斤干果,每公斤25元,总共15万呢。”村支书贾建伟在一旁说:“书芹家这个收入水平,在村里是一流,在整个临城县也算是高收入,他是我们村里脱贫致富第一能人。”

1980年,贾书芹高中毕业回到家里时,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是赵庄乡的重点贫困村。贾书芹维持全家生计的办法就是农忙种庄稼,农闲时到外面打零工补贴家用。由于没有技术特长,他只好拼一身力气,干别人不愿干的零活儿、重活儿,力没少出,钱没多挣,日子过得紧巴巴。1998年,贾书芹的儿子贾志华没考上高中,也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他放过牛,和父亲一起搬石头砌拦河坝,到小吃店打短工,老板嫌他近视,解雇了他......吃苦受累难改变贫穷现状,迫使贾书芹日夜思考出路。

机会终于眷顾,2000年,贾书芹偶然结识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便向李保国教授表达了自己承包荒山栽植果树致富的想法,得到了李保国的支持。他回村承包了300亩荒山,栽植李保国教授在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核桃,并通过李保国教授,把儿子贾志华送进河北农大林学院接受专业培训,成了高素质的职业农民。10多年间,贾书芹一家起早贪黑,顽强拼搏,栽下核桃树3000多棵,修路1800米,修建了蓄水池,铺设了节水灌溉系统......投资、投劳总共折合200万元。天道酬勤,去年,贾书芹果园中40%的果树进入盛果期,收入10万元。贾书芹说:“待到全部果树进入盛果期,保守测算,每棵果树生产干果4公斤,3000棵果树是1.2万公斤,总收入20多万元。”

村民们看到贾书芹家核桃品种好、产量高,干果由“绿岭公司”回收,不怕卖果难,纷纷仿效,全村2580亩荒山全部改造成果园,250多亩耕地,也由种玉米改成了核桃和苹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林果专业村。120户村民,家家都有核桃、苹果或板栗园。全村拥有80亩以上核桃的农户3户,30亩以上核桃的农户6户,10亩以上核桃的农户80户。户均拥有核桃树16亩、板栗树4亩、苹果树2亩。2015年,全村林果业产值300多万,人均7200元。村支部书记贾建伟说:“到2020年,贾庄村所有果树全部进入盛果期后,预计林果业产值和村民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贾庄村要成为赵庄乡林果致富第一村。”

分享
标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