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农村 这样的场面现在几年也难得见一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09 13:56:07
分享

记者手记|在农村 这样的场面现在几年也难得见一回

泥瓦匠老万站在老朱家的新房顶上朝地上忙碌的人群喊:“老东家去哪了,准备放炮”。

七十多岁的程晋兰换上一身新衣服从老屋里出来,焦急地寻找着他的老伴朱正为,“早上放牛去还没回来吗?马上就要上梁了,这老东西真急人”。

朱正为和程晋兰是我的爷爷和奶奶,9月8日这一天是他们的新房上梁的日子。在合肥农村,人们把新建的瓦房顶上正中位置最后一根横梁的架设称为“上梁”,相当于城里开发商的“封顶”仪式。对于农村人来说,造新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而“上梁”这一天也绝对是一个“大日子”。

不一会儿,老朱回来了。这时离8点8分的“吉时”只有半个多小时了,前来祝贺的亲友和邻居已经到了一些,八十多岁的外婆也赶了过来。老朱一进门,赶紧握住外婆的手:“小姐你怎么也来了,我都没敢告诉你,就盖几间茅草棚子,你还大老远来一趟,这怎么好意思!”

记者手记|在农村 这样的场面现在几年也难得见一回

外婆是我的父母通知的。老人们纷纷称赞老朱不简单,没想到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盖起来新房,也称赞奶奶有福气,马上就能住新房。

听说老朱最近为盖这三间瓦屋可是忙坏了。农村里盖房子不光出钱还要出力,砖头、水泥、黄沙、木料、五金......无一不要东家自己置办。当然,他的老伴也没闲着,七八个泥瓦匠每天的吃喝都是她在张罗。

在农村,能自己张罗着盖起新房来的才算得上一个家庭里真正的家长。老朱有四个儿子,除了给小儿子在合肥城里买了房,其他三个儿子的第一个房子都是老朱一手操办盖起来的。

老朱所在的村子已经好几年没有人盖新房子了,而他的三个儿子这几年也都在城里买了房。

跟宾客寒暄几句之后,老朱对着屋顶的老万喊:“急什么急,还怕我搞忘记啦?”

老万说:“你不得先放一挂炮啊,不然人家怎么知道呢?”

老万说得有道理。对于住在同一个村的邻居来说,放炮就像一个通知,听到了炮声,他们自然知道谁家在办喜事,如果是关系好的,必然“闻风而动”,如果是关系不好的,就算你放一天一夜的炮,我也听不见。

晚辈们给老朱点上一支香烟,老朱朝房顶一喊:“就8点8分放炮!”

程晋兰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红布盖在大梁上,两头放着糕,用旧围巾拴着,围巾接上绳子,两个泥瓦匠坐在房顶上,拽住绳子,等待吉时的到来。

老朱的二儿子捧着一个篓子也坐在房顶上,篓子里装着糖果、橘子。炮还没放,他先朝地上撒了几颗糖果和几个橘子:“嘿,大权在我手上”。

我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场景:一群小孩子站在地上,两眼直愣愣地看着房顶,巴望着负责撒喜糖的那个大人多撒点糖,最好能偏点心,把糖往自己的一边撒。

这种场合下,很少会有人觉得不好意思,大家抢得越欢实,主人家就越是高兴,一切都热闹得刚好。有时候,弱小的孩子没抢到或者被挤哭了,回头还能得到些“补偿”。

记者手记|在农村 这样的场面现在几年也难得见一回

吉时一到,鞭炮响起,盖着红布的大梁缓缓升起,预示着新房很快就要完工。一切都还是老的传统,只不过在新房下“抢”喜糖的已不再是孩童,而是寥寥的几个老人。

记者手记|在农村 这样的场面现在几年也难得见一回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朱立新)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