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香港内地青年西部田野行走计划”日前闭营,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和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40余名大学生营员携手深入甘肃和政、临夏、夏河、碌曲、文县以及四川九寨、成都等地进行田野考察,通过观察、访谈、影像记录等方式,了解并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文化多样性现状和社会发展等议题。
期间,两地大学生走进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南关清真大寺,在主麻日感受伊斯兰教信仰的内涵,与穆斯林大学生和当地学者探讨当前社会问题和民族文化传承。走进了夏河藏传佛教寺院和藏族家庭,完成藏传佛教历史和文化形式,通过讨论会分享“民族与风俗”、“宗教与现代化”、“宗教、民族与社区”等重要社会议题的调查。走进了藏、汉、回各民族共同相处的郎木寺小镇,了解了藏传佛教寺庙与清真寺共存的历史渊源,探讨各民族共同面对旅游发展的经济繁荣或冲突问题。最后,全体营员来到文县白马藏族村寨,营员们夜宿村内并深入调查了白马藏族民族习俗、乡村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外出务工及留守儿童等相关问题,并亲自参加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的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当地白马藏族留守妇女修建民族特色家庭旅舍等。
2016香港内地大学生田野行走计划
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教授陈慎庆评价说:“这个计划给两地的同学们带来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为大家的调研成果感到惊喜。我看到这些年轻人这么认真地处理这样的学术问题,这正是大学教育索要推进的,这让我欣慰、感动。尽管很多同学们并非具备社会科学的训练,但是从体验调查中被拒绝开始就是非常重要的锻炼和经历。”
沿线考察活动期间,本届“田野行走计划”还设立了“田野行走计划甘南田野调查营”,支持部分大学生营员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工作。参加甘南营的澳门大学学生杨岚雅在考察心得中这样写道:“甘肃的这些日子,在最后的此刻看来,都是美好、安逸。”她说,“第一次有机会了解不同的社群和他们的文化习俗,他们从来不掩饰对传统的习惯和热情好客,也不掩饰对现代生活与外面世界的向往,让我感受到了与想象中不一样的西部社会,更丰富、多彩的一个社会。”
“田野行走计划是一次非常好的社会学启蒙教育活动,我希望它是一颗社会学在青年人心中播下的种子,再过二十年,我们再来成都开一次学术会议,想象一下,会怎么样呢?相信一定是群星璀璨了。”兰州大学焦若水老师说,希望“田野行走计划”能够持续办下去,让两地更多年轻人通过田野行走能增进对中国西部社会的了解。
临别之际,两地大学生畅谈二十天来的收获与感受,“不仅仅是学术或社会见闻的收获,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友谊,这是最珍贵的。”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汤超萍同学说,“香港同学们有很多创新的思考,我们也展现了兰大人的踏实和专注,虽然风格不同,但大家通过田野调查和研究这件事情走近了。”
据了解,此次田野考察活动由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支持,兰州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全程活动与田野调查营由文化行者管理委员会协办。(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