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创新创业课:拿不到“创投资金” 重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23 10:54:49
分享

学了半年“创新创业”双学位课程的天津大学大三学生初艾璇在过去的这五天时间里“拼了”。因为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实习实践——她需要在五天的实习时间里,为她的团队和创业项目拿到第一笔创投资金,否则她需要重修这次实习,直到她的创业路演获得“创业导师”们的重新认可。

从8月15日到19日,天津大学宣怀学院“首届创新创业夏令营”举行。29名成员主力来自选修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创新创业”双学位的学生,也有来自如天津理工大学等其他高校部分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在宣怀学院院长施亮星看来,虽然叫“夏令营”但这其实是一场专业的生产实习。

宣怀学院是天津大学与合作方中科招商集团共同设立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学院。2015年开始,宣怀学院面向天津大学学生开设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双学位,并从2016年开始授课。

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每天的行程都非常满: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于家堡,再到河南鹤壁,每天在创业的环境里“泡着”,参观、和企业家交流,一遍又一遍地创业路演,时刻思考怎样完善自己的创业方案,哪怕能挤出丁点的时间也要赶紧修改PPT,是营员们每天的状态。

8月19日,夏令营最后一次创业路演。营员们面对的是来自香港、北京、天津、鹤壁的8位企业家和孵化园、创业园的负责人。他们的路演必须要打动他们,拿到高分,并最终获得他们想要的投资。

这份投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宣怀学院为这次“生产实习”设置了10万元的“创业体验金”。29名同学带着他们的14份创业计划书展开了激烈地角逐,为自己的项目争取投资。

“常温高效催化氧化技术”、“颗粒网”、“邻里优鲜”、“海棠谷APP”、“ONE-STOP约会圣地”……这些原本学物理、环境、自动化、材料、文学、生命科学、法学、化工专业的大学生们,自组团队,在“创新创业”的课程中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初体验”,并希望说服“投资人”拿到投资。

“我的创业项目是做一个Lady会所。”这是喜爱文艺的女生初艾璇半年前开始修“创新创业”双学位时刚有的想法。这次夏令营,第一次路演,尽管她对自己的创业思路做了充分的梳理,但路演结束后依然受到了企业家们的诸多质疑: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财务预算呢?并给了她建议:突出你的“情怀”。这让初艾璇一下子觉得,自己想的还是太少。连夜完善创业项目,第二天的路演,初艾璇看到了企业家们的脸上有了笑容了,但对她的项目计划书依然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很多意见。“每天都很累,但收获满满。”初艾璇告诉记者,不只是项目上的收获,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创业者试错的机会很少”、“在团队中去协作”、“交付价值”、“坚持长跑”……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的“经验”和“教训”。

“很多成长和进步是无法明说的。”初艾璇说,比如现在假期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有“创业”的想法迸出来,然后和同学讨论,而这在以前是绝对不会的。

“具有创新精神,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人才,将来有能力抓创业的机会,这是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维主任看来,初艾璇那些无法明说的成长和进步,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浇灌给学生们的第一滴水。

初艾璇最终拿到了1万元的创业资金,尽管她最初申请的是1.5万。而比他拿到更多创业资金的是“邻里优鲜”团队,申请1.8万,并顺利拿到了他们预期的数额。在评委们看来,这个项目更加具有可行性,而团队的成员们也打算今年秋季开学就“干起来”。三个团队最终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评委之一,企业家、投资人童元明坦诚地告诉这些同学,尽管他大多数给了“高分”,但从现场同学们路演的情况来看,80%他是无法满意的,也是无法说服他去投资的,但作为创业的前辈,他还是希望给这些同学更多的鼓励,毕竟他们才刚刚20岁,只是刚上完大二的学生。(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