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住村工作组抓“三小建设”补群团组织短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22 18:54:06
分享

阿克苏市各级住村工作组,针对村团支部、妇代会组织发挥作用弱化,村里的文体活动开展少,青年和妇女的思想教育管理跟不上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帮教模式,通过建小阵地、办小活动、用小载体“三小建设”,补短板激活群团组织活力。

建好小阵地,优化服务环境营造氛围。一些工作组积极助力村“两委”打造村级阵地建设。一是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建设。通过硬化路面、美化环境改善服务群众办公环境。其中地委办住市喀拉塔勒镇博斯坦村、托吾尔其村工作组,为村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助力村级阵地建设。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住村工作组争取上级项目,为村铺设15公里乡村柏油路面,工程总造价190余万元。二是完善文化娱乐健身设施硬件建设。通过安装灯光篮(排)球场、配置乒乓球桌、乡村图书室等,助力发挥村团支部、妇代会作用,聚拢农村青年、妇女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其中,兵团科技局住市喀拉塔勒镇托万克阿勒迪尔村工作组,争取兵团援建项目,为村援建10万元乡村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丰富农村青少年学习成长。三是健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制度。一些工作组助力村“两委”组建乡村文艺演出队,利用村文化大礼堂开展“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度有联欢活动”,“草根明星”活跃乡里,潜移默化中培养村民自觉打造自己的文化阵地。目前,全市67个住村工作组,助力村“两委”组建67支村民文艺演出队活跃乡里,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办好小活动,优化组织结构聚拢人气。一些工作组积极助力村“两委”做好服务群众的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开展小传帮带活动。“手把手,心贴心”向村干部传导正能量,教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一般方法,同时,注重在农村青年党员、妇女群众中发掘先进,将综合素质好、群众公认的青年妇女列入村后备干部,作为进入村“两委”的重点培养对象,并通过村级换届选举进入村班子,优化村级干部队伍。截至目前,已有18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通过换届进入村“两委”班子,夯实了村级班子基础。二是开展小群团组织汲纳新艳血液活动。将“草根艺人”、组织活动能力强的青年、妇女纳入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群团组织活力,增强服务、引领的带动能力。目前,已有125名年富力强的“草根艺人”纳入村群团组织。三是开展能人巧匠岗位认邻活动。结合星级创建开展“绿色生态创富之星”、“技术能手帮带之星”等岗位认领,将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扶上星位’,在服务村级建设中发光发热。目前,已有400余名有技一之长的村民被扶上星级岗位,激活了群策群利助力乡村发展的原动力和创新力。

用好小载体,优化阵地资源凝聚人心。一些工作组积极助力村“两委”打造“人心工程”。一是充分利用乡村红色影院展播契机,突出法制宣传、突出红色思想教育、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目前,展播1200余场次。二是充分利用村级阵地开展乡村文化墙“去极端化”教育,开设“双语讲堂”提高农村青年和妇女的国语水平,开展“五好媳妇光荣榜”、“青年道德模范榜”、“民族团结明星榜”等,激发农村青年、妇女提倡文明新风,抵御渗透自觉力。目前,评选“五好媳妇”300余人,“民族团结之星”600余人。三是充分利用村级“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群众焦点问题,并结合精准扶贫,突出抓好贫困人口扶贫工作。通过住村工作组项目争取+政策牵引+一对一或对多一产业扶持,目前,全市各级住村工作组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450个,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3550件;帮扶贫困家庭9677户,20765人。(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