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福贵解读“吉商精神”

来源:吉林日报
2016-08-22 10:42:46
分享

今年7月,2016首届全球吉商大会在我省隆重召开。经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凝聚共识、汇总继承,最终凝练形成了“重德重义、敢闯敢为、善融善创、思源思报”四句话16个字的“吉商精神”。那么,16个字的“吉商精神”背后有着怎样的释义?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张福贵,他对“吉商精神”进行了深度解析。

“在2016首届全球吉商大会上,巴音朝鲁书记对吉商精神进行了一个高度的凝炼,这16个字概括的非常准确、形象,而且富有内涵。”张福贵首先肯定了16个字的“吉商精神”。他认为,“吉商精神”的凝炼和提出,不单纯是一种商业意识,还是一种文化意识。我们要对东北文化、东北人从历史到性格上进行梳理和反思,从而提出能代表我们这个民族、地域、时代的根本精神,成为我们现今社会,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随后,张福贵逐句解读了“吉商精神”。

重德重义。“我们把它扩展一下来进行延伸解读的话,重德,骨子里并不单纯是商业道德。应该把它看成是两种层面的意义。一个是狭义的商业精神、商业道德。另外一个,是作为商界人、东北人应该具有的一种什么样的品格和伦理境界。”张福贵说。“就重义而言,应该说这是吉商精神最突出的一个精神特质。”张福贵认为,重义不是单纯的哥俩好、讲究义气,实际上是表现出我们东北文化、东北人,特别是我们吉林文化、吉林人的品格和性格。这样一种性格的形成是和我们东北和吉林的开发历史和吉林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分不开的,本质上是一种群体精神。

敢闯敢为。张福贵认为,它是和我们中国的东北的闯关东文化以及东北原始民族所具有的狂野精神的自然品格是相关的。“敢闯是一种胆量,敢为是一种责任。所以闯是一种自然的性格。

初生牛犊不怕虎’,闯并不难,只要不怕死就可以。但是敢为并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敢为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不单纯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商界人要履行的职责,更重要的是承担一种责任。敢闯敢为,既有传统的闯关东和土著民族的狂野精神,同时又具有一种当下的社会担当意识。

善融善创。前面说你敢闯了、敢为了,但是要知道怎么去为。思路不对头,干劲越大效果越差。善融善创就是教我们如何去闯、如何去为。张福贵说,“‘融’是融合、开放。不分行业,不分南北,天下一家。那么善创,你光开放了、包容了、融合了,但是融合之后向何处发展,关键就是创新。所以闯和创是两个阶段,两个层次。只有敢闯才能敢于创新,但是如果不会创新光是敢闯也不可能实现你的目的。”

思源思报。“应该说这不是吉林商人独有的精神。它是华商共有的精神。”张福贵认为,无论下南洋、走西口还是闯关东,最后都要回报故乡、故土。作为中国的华商精神就是回报祖国、家乡。而“吉商精神”也是一种回归意识和本土意识。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使我们具有了走出去的能力。从重德重义、敢闯敢为到善融善创、思源思报,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循环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一个过程。我们单纯注重单一环节不注重整个过程,最后这种精神其实不能贯彻下去,也是不完整的。只有把不同的精神融合在一起,才是我们“吉商精神”的根本点,才能使“吉商精神”发扬光大。(董鹏宇)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