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深山群众易地扶贫“大迁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18 08:47:25
分享

8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宽阔平坦的硬化路,绿树环绕的小康屋,阡陌纵横的绿色田野,功能齐全的文体娱乐休闲广场,高标准化的便民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室、村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景。

“这个政策真是好!”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村民马明宝先见到记者时,对易地扶贫搬迁赞不绝口。今年71岁的马明宝在自己的新居里,向记者讲述着以前在旧居里发生的故事:“一家老小挤在5公里外的山沟里,矮小的土坯房里,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孩子们上学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看着孩子红肿的双脚,心疼不已;村里没大夫,谁要有个伤风感冒,都得跑到乡里的卫生所……”

峡门乡颉岭村山大沟深,地势蜿蜒。原先群众散居于粱峁之中如星罗棋布,泥巴墙、山沟路,吃水靠挑、交通靠走、种田靠牛是颉岭村群众曾经的真实生活写照。

自从去年,马明宝和76户村民一起搬进新家以后,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76套红瓦白墙的小康屋,错落掩映在群山之间,平坦的水泥路,清澈甘甜的自来水……“现在的生活,想也不敢想,要不是党的好政策,不知道还要在土坯房里生活多久!”

望着眼前这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老马眼神里不禁透露出喜爱之情。对于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他来说,这套地势平坦、样式新颖、功能齐全的新房让他很多次“做梦都笑了”。

下午,记者又来到离城区60多公里的峡门乡关梁移民新村,27岁的华继永正在新居里来来回回的打量。“搬迁到安置点,出行、打工方便,加上政策扶持,全家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华继永乐呵呵地说,“多亏了政策补助款,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

从3公里外迁到此处的华继永一家,原本住在条件恶劣的半山腰。“以前,出门基本靠走,如果下点雨,就只能‘窝’在家里了,讲起这些,那都是‘泪’啊!”华继永调侃地说。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十二五”期间,崆峒区投资24413万元,建设集中安置点36个,已有2032户9589山里人像马明宝一样搬出了大山、住进了新建的安置点。

群众迁得出,还要有产业作支撑,才能真正走上致富路。

“去年通过无息贷款和政府补助,我搬出了穷山沟,在亮堂的新房里,通上了自来水,走上了硬化路,还在离新家不远的地方建起了牛棚,养了15头牛,种了20多亩苜蓿、玉米,1年养牛就能挣5万多元。”峡门乡颉岭村致富“明星”马文忠告诉记者。

据崆峒区发改部门统计:“十二五”期间,崆峒区搬迁群众户均发展特色种植业5亩以上,年收入5000元;建设蔬菜拱棚167座,户均年收入2万元;建设养畜暖棚1290座,户均养牛3-5头,年收入最低达1.8万元;户均输出劳动力1人,年收入1.6万元。

现如今,配套设施,让搬迁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产业支撑,让搬迁群众踏上了致富的 “风火轮”。“致富能手”“养殖大户”“打工老板”“产业工人”等一时成了他们新的“代名词”。他们正逐步从过去的弱势群体向“致富标兵”转变,老乡们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近年来,崆峒区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利用各种资源,补短板,提弱项,惠民生,扶贫实现了由“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的。据了解,2013年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4.89万人,贫困发生率14.9%。通过两年的努力,崆峒区贫困人口脱贫2.2万人,至2015年底贫困发生率降到了6.6%,预计2016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

“今年崆峒区计划投资1.19亿元,在大秦、上杨、大寨等7乡镇新建23个安置点,搬迁群众780户295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96人2201人,涉及26个村105个社,均为贫困搬迁。截至目前,23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建成房屋主体701户,在建45户,修建安置区道路5.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8266万元。”崆峒区发改部门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