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型原创舞剧《戈壁青春》改版后首次演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12 11:22:39
分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型原创舞剧《戈壁青春》改版后首次演出
《戈壁青春》剧照——兵团生产情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型原创舞剧《戈壁青春》改版后首次演出

《戈壁青春》剧照——年轻军人融入兵团建设大军

8月10日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型原创舞剧《戈壁青春》在新疆大剧院拉开帷幕,这是该剧为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根据评委会的意见进行改版后的首次公演。

据介绍,《戈壁青春》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大型舞台剧创作项目资助,目前累计演出30多场,观众累计达4万人。2016年8月24日-9月16日,该剧将与全国35个代表团43个剧目一起,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据了解,该剧选取兵团的现实题材进行创作,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的献礼之作。该剧在2014年第一次演出,2015年参加第四届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获得新疆观众的好评。2016年5月 27日-28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五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在北京的天桥剧场向观众展示了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一段关于兵团人青春与坚持。

荒芜戈壁 激情飞扬的青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北大漠上的一个传奇。半个多世纪的风沙,三代兵团人历尽艰辛,留下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沙漠变良田,戈壁建新城,瀚海通大道……这惊人的奇迹,今天仍在延续。兵团的历史交织着个人和民族的命运,这部剧不仅有对兵团60周年的纪念意义,更是为了在纪念中找回当年那种激情和力量。每个人都有青春,可兵团人的青春不一样,兵团人用青春浇灌了这片热土,他们的青春已经和戈壁融为一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兵团人在荒芜的戈壁上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守,选择了青春绽放。

小人物的命运 折射时代背景

《戈壁青春》全剧共六幕,描述了支边青年建国在激情燃烧的年代来到戈壁大漠中的新疆兵团。在漫长艰苦的磨砺中,他与兵团第一代的老连长结下父子般的情谊,与老连长的女儿红柳也在患难中收获了爱情。然而,当幸福的小家在戈壁上扎下根,老连长却在一项工程建设中意外牺牲。当支边青年返城的消息传来,更是撕裂了亲情。多少年后,建国和红柳的儿子胡杨带着父辈的希望和遗憾踏上故土。那一刻他终于明白,无论世事沧桑,无论命运转圜,他的父辈都和千千万万的兵团人一样,把青春播种在了茫茫戈壁,收获了不舍的信念和坚韧的生命。即使最终只有一个人坚守到最后,他们都了无遗憾。

该剧选择了平凡而真实、浮沉在他乡命运中的兵团人为原型,以兵团一个普通支边青年的命运故事为线索,贯穿三代人的命运和60年的时空跨度。这样人物不单一,也不一定从始至终贯穿,但却有了生命传承的意义。与此同时,围绕着这一户普通人家,刻画其他的人物群像,构成整个兵团建设具有典型性的群体形象。 

立意高远 续写“屯垦戍边”史

《戈壁青春》题材重大,讴歌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立意高远。从生活真实提炼艺术真实,细节处见感动。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不仅捍卫着国家领土的完整,还为新疆地区建设发挥了强大作用,也成为维护新疆地区社会局势稳定、保卫中国西北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

为了回顾兵团60年的历程,回顾老一代兵团人建设兵团、建设新疆的历史,继续弘扬“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兵团在新疆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此创作舞剧《戈壁青春》纪念这段历史,并让更多人了解兵团,鼓舞兵团人继续发挥力量。

选优选强 打造精品舞剧

《戈壁青春》得到兵团党委宣传部的大力关怀和支持,按照“打造精品剧目”的高标准要求,选优选强演员,选取业内优秀主创人员,聘请青年编导、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导演金奖的帅晓军为总导演,充分借鉴新疆民族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异域元素,胡杨、戈壁、冰渠、地窝子等典型环境,除了舞台观赏性,还赋予了和兵团人高度吻合的精神象征。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