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湾海域有啥宝 谜底有望揭晓

作者:董瑞婷 来源:晋江新闻网
2016-08-05 10:26:11
分享

晋江新闻网8月5日讯昨日,2016年泉州海域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启动仪式在晋江市深沪镇举行。此次重点调查是泉州水下考古的一次重大活动,将摸清泉州海域水下文化遗产的家底,对于唤醒人们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促进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并将有力助推泉州2018年“海丝”申遗工作。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泉州、晋江市领导周真平、黄少伟参加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一协调的基础上,以福建省水下考古队员为主,抽调全国其他地区水下考古专家和水下考古队员,组建35人的“2016年泉州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队”,开展泉州海域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

据介绍,此次重点调查将在已经掌握的相关资料基础上,先利用专业物探设备(主要为旁侧声呐、浅地层和多波束),对遗址分布区进行全范围扫测调查,对所涉海域范围的水下疑点分布情况进行详尽的测量、记录及甄别;在物探的基础上,由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对水下遗址的分布情况、文化内涵开展重点调查,摸清水下遗址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的45天里,工作队全体调查队员将从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及周围海域541公里海岸线的47处水下文化遗产可疑点中,筛选出6处最具可能性的沉船疑点进行重点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根据2012-2013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的成果,按照晋江深沪—东海蟳埔—惠安小岞三个中心,辐射周边,由南往北推进。

现场 记者登上考古船

深沪湾海域有啥宝 谜底有望揭晓

启动仪式后,记者前往深沪湾渔港,登上水下考古船,实地感受水下考古队员的工作环境。

这个水下考古船长23.5米,宽6米,有上下两层,在船舶林立的深沪渔港中不太起眼,但和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它是一艘专门为水下考古打造的船只,参加过平潭碗礁一号的考古。

为了支持本次水下考古,船主林先生特地将船从平潭开到深沪。林先生介绍,为了方便船员水下作业,船的宽度较同大小的船只会宽一些,有时考古队员就直接躺在船板上休息。为了抗风浪,考古船的舱底用水泥块作为压舱石,以保持船的平稳。

据了解,水下考古队员会避开涨潮和退潮,在平潮时进行下水作业。为了方便潜水作业,考古船的吃水深度仅1.2米,而一般船只的吃水深度在1.8米左右。

在船头和船尾,整齐地摆放着水下考古所需的设备。据悉,本次调查将首先对沉船疑点进行声呐扫描,多波束、旁侧、浅地层、磁力仪等声呐设备被小心地放在六七个木箱中,摆放在船头的甲板上。水下考古队员的下水装备,包括气瓶、装板、蛙鞋、脚蹼等则摆放在船尾的甲板上。

据介绍,调查中,水下考古工作队员首先将通过深感扫描成像获取沉船海域水深、海床地貌、沉船疑点的外在特征等信息。其次,根据声呐图像选出疑点,安排水下队员下水排除或确认。最后,对确认是古代沉船的遗址,还要对沉船的性质、保存的现状、船载文物、价值评估等做进一步调查。

水下考古作业非常辛苦。据了解,水下考古队员早上出发后,要到晚上才回岸,午饭在船上解决,一般是吃泡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