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探求旅游扶贫之路 美景“敲开”致富门

作者:陈诗宗 来源:贵州日报
2016-07-27 09:50:24
分享

39岁的陈太祥如今最忙的事儿不再是“张罗”庄稼,而是整日笑容满面地迎接客人。曾经的“庄稼汉”,如今摇身一变成“赤吱嘎山庄”老板,高峰时每日近万元的毛收入,让这位钟山区月照社区双洞村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满。

“赶上好时候了!”整天乐呵呵的陈太祥坦言,从双洞村所在的月照养生谷景区开业以来,纷至沓来的游客使得家乡“换了个样”。

和陈太祥一样,双洞村的村民们已经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建筑师”、“老板”、“导游”,手里忙着活路,脑子规划着自己的“小康生活”。

如今,面积并不大的双洞村,拥有户外综合运动基地1个,农家乐14家,乡村旅社6家,还有小吃一条街和果园,村民们端上了旅游“金饭碗”,乡村美景成功“敲开”了致富的大门。

“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可由脱贫直接跃升到致富。”在区委书记张涛看来,尽管去年钟山区已经顺利通过了省级小康达标验收,可“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情怀让钟山不得不“高一格”来思考扶贫工作。

如何“高一格”?在钟山决策者看来,就是依托辖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全面实施“1+N”村寨提级改造,构建全域景区、全域旅游新格局,通过旅游扶贫“敲开”群众致富大门。

所谓“1十N”村寨提级改造就是指一个村寨“加上”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房屋改造、环境治理等N个项目,将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资源有机结合,呈现一村一特、一寨一景、一寨一品的连片特色景观,实现“村村是美景、处处留乡愁”。钟山区计划用两年时间投入资金100亿元,全面完成全区228个村寨改造。

记者采访时发现,钟山区的旅游扶贫既有把村寨变景区的“大思维”,更有将农舍变旅馆的“新作为”——

彻底打破原有农家客栈自筹自建自改模式,由旅游公司户均出资10万元改造,并签订协议,群众拿出30%比例的房间作为农家客栈,交由区旅游公司统一经营。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让旅游公司成为主体,一楼房屋产权办予贫困户,二楼、三楼产权为旅游公司所有,用于农家客栈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并定期给贫困户分红。

“老”农舍尽善其用,新房子“商住一体”,这个创新之举更是民生之举,其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在家中就可创业、增收,让旅游真正成为群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旅游扶贫关键在人,如何让群众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是扶贫成功与否的关键。“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区长王赟看来,通过职业培训激活群众就业、创业的热情才能让旅游扶贫真正“有支撑”。

今年3月,钟山区旅游职业学校正式开班,连续两年3360万元的“天价”培训经费“投向”的是钟山区农村贫困人口中的“两有户”、有就业能力的城市贫困人口、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农民工等群体。

据介绍,这批人经培训合格后可以到景区景点当导游、电瓶车驾驶员、服务员、保洁员、保安,也可以通过“3个15万”、“特惠贷”等方式帮助他们创业“吃旅游饭”。

村寨变成景区、农舍变成旅馆、农民变成导游。如今的钟山区通过美景“敲开”致富门,正将“美丽乡村”建成幸福生活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观光休闲的“公园”。(记者 陈诗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