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厦大竹蜻蜓支教队赴西藏出征仪式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7-25 21:50:59
分享

2016厦大竹蜻蜓支教队赴西藏出征仪式启动

2016年厦门大学竹蜻蜓支教队出征仪式

“我是厦门大学支教队教过的学生,我的老师是2011届竹蜻蜓队员们,他们可能不会想到,那个在西藏专注听课的普通小女孩,告别了过去父辈们放牛的生活,来到了竹蜻蜓起飞的地方。”来自西藏的厦大学生嘎玛拉宗说道。竹蜻蜓是一支赴藏七载的厦大支教队,曾在2011年于拉萨市当雄县中学支教时为嘎玛拉宗上课,从此结下了横跨大半个中国的缘分。

7月23日上午9点整,2016厦大竹蜻蜓支教队出征仪式于厦门大学自钦楼正式开始。其间,嘎玛拉宗作为16届队员代表讲述了和竹蜻蜓的故事。“2011年初识竹蜻蜓的时候,最深的印象是感动。”竹蜻蜓队员每年坐60多个小时的火车,跨越4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将宝贵暑假留给当雄的孩子们,不断为他们点亮新的梦想。带着竹蜻蜓种下的理想,嘎玛拉宗于2015年高考考上厦门大学。紧

接着加入竹蜻蜓赴藏支教队。今年八月,她将同队员一起回到西藏进行支教,反哺故乡的孩子们。

出征仪式上,播放了竹蜻蜓自制视频,对支教队前期准备进行阶段性总结。从三月相识至今的五个月中,队员们一起为筹集文体用品赞助而奔走,在雨中云顶山拉练走过半个厦门岛,自发组织三天义卖筹集资金,在玉秀小学进行义教,练试讲,写教案,做体训。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支教老师,只为给西藏的孩子带去更广阔无界的可能性,带去沿海的气息,带去更宽广的视野,而不仅仅是高山和草原。一个学期中,竹蜻蜓筹集了两千本图书,几十箱文体用品,将送至西藏拉萨当雄县三所学校的孩子手中。

支教队的成立源于一个西藏孩子的“梦想”。2008年,在念青唐古拉山当雄县,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在述说自己的梦想时,仅仅用了两个字:“放牛!”厦门大学竹蜻蜓支教队第一任队长邸嫱说,这简单而又沉重的话语,让她久久不能平静。次年,邸嫱带领一支队伍,于当雄县龙仁乡中心小学建立第一个支教点,开始了竹蜻蜓支教队的八载长征之路。

2016厦大竹蜻蜓支教队赴西藏出征仪式启动

厦门大学竹蜻蜓支教队成员

作为两次赴藏支教的队员,李翔会长用三个数字概括竹蜻蜓的特点。第一个,100。平均每个队员在竹蜻蜓写下的文字,约有一百万。这包括人均25篇教案,每周例会几千字的会议记录,每月两次的个人总结,细致入微的活动流水队记,优美生动的抒情队记等等。集结下的100万字,是每只蜻蜓付出的时间和心血。第二个,120。这是队员加入竹蜻蜓后跑步的平均长度,120公里。由于支教地点地处海拔4300米的高原,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队伍每周两次进行2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在周末或假期外出拉练,以保障在高原学校能正常进行教学。第三个,0.8。为了把每个队员培养成合格的支教老师,竹蜻蜓组织了大量试讲、义教、教案培训等活动,还有队伍内部诸如摄影、宣传、队记等等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竹蜻蜓队员的课余时间80%都放在了竹蜻蜓上。

据了解,厦门大学竹蜻蜓自2009年成立至今,以“一支笔,一本书,一个梦想!”为宗旨,主打“艺术支教”的特色项目,将美术、音乐、手工等课程带进雪域校园,并开展主题图片展、趣味运动会、集体作画、真人图书馆等活动,给藏区孩子播下梦想的种子、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来自厦大艺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软件学院、经济学院、人文学院等十五个学院的29名支教队员,将于八月下旬启程奔赴藏域平均海拔4300米的三所学校,当雄县中学、当雄县龙仁乡中心小学和当雄县完全小学,在普通支教队难以达到和完成的高度上支教一个月。2016竹蜻蜓八载筑梦,今厦启航。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