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畅
GDP完成2400亿元,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656.3亿元,增长6.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8.9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0亿元,增长15%以上……跨过半年时间节点,长春以喜人的成绩交上一份漂亮答卷。
“时间过半、任务超半”,这是长春在持续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成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年初伊始,长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市领导带头,全市上下立足全省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世界看长春,明确了加快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任务目标。
更新观念,新政频出促发展
“‘两免三减半”政策对于初创企业,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帮助很大。”长春迪迈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刘国起说,在长春市出台的服务业政策支持下,他的创业路越走越宽,公司建立的“云梯网”已覆盖近2000所学校、37个教育主管部门、数万名教师、近百万名学生。
迪迈公司只是长春服务业新政众多受益企业之一。拉长服务业短板,是长春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举。今年3月末,长春出台了8个方面27条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审批登记事项、用地保障、融资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服务业企业支持,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同时简化审批登记事项。 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同样为长春加快发展添上了一枚重要砝码。市政务中心设立专门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四方面的许可申请,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长春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协调督查处处长孙金诠说:“原来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涉及13个部门、48个事项,需要302个工作日。实行并联审批后,整个流程下来仅需71个工作日。”
短短几个月里,各部门的创新举措接连推出。
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改变过去在企业名称核准登记中的限制……工商部门推出的管理全网络化、支持创客空间新经济模式等18项助企创业新政,给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房地部门拿出的15条新政,对加快房地产去库存作用明显。
对吸纳持《就业创业登记证》人员或退役士兵就业的企业,在3年内按吸纳人数每人最高可累计享受1.56万元或1.8万元的税收优惠……地税部门出台的4个方面22条政策,促进了就业创业、小微企业发展、科技创新,活跃了民间投资。
围绕发展主题,长春还出台了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改善软环境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了重大项目包保、重点工程督查督办、绩效考核方法改革等一系列发展保障举措,全市发展活力倍增。
打破框框,创新方法落项目
大项目是支撑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传统观念,打破旧有框框,加快了长春的项目引进、落位、开工。从谈判到落地,亚太宇航复合材料无人机项目仅用26天,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仅用31天,浪潮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仅用70天……一批大项目特别是新兴产业项目接踵而至,成为长春加快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加快前期进度,抓紧办理图纸审查、项目招投标和立项、规划、用地、环评等审批手续……为加快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解决项目建设难题,长春采取“一个企业、一个班子,一个问题、一套对策”的方式,由副市级以上领导和各县市区“一把手”挂帅,加强协调服务,建立项目快报、快审、快批的协调服务机制,从各个环节层层建立责任制,建立工作台账,对重点项目审批、备案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帮助,逐项落实解决。
同时,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服务业重点推进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困难,建立绿色审批通道,集中要素配置,强化政策资源扶持,在资金投入、土地指标、手续办理、水电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先服务、优先安排。
围绕发展抓投资,不遗余力上项目。目前,全市已落实的1145个亿元以上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10.2亿元,比去年高2.8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比去年增加1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增加7个。
大项目的引进落位绝非一日之功。一次次走出去,一拨拨请进来,半年时间里,长春通过“一把手”带队招商、以活动谈项目、以活动签项目、“引凤还巢”亲情招商、借助商协会平台“以商招商”、推进产业链招商等创新形式,打开了招商新局面。各级招商小分队分赴闽、京、苏、浙、沪及台湾等地开展精准招商,极大地提升了项目对接度和招商成功率。通过接待深圳市中小企业家联谊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科大讯飞集团等一批境内外重要客商团,促成多个大项目在长春落地生根。皓月集团拿到了新加坡一马食品公司1亿美元清真食品合同,长客与曼谷捷运公司“曼谷绿线延伸线车辆采购项目”签约……上半年,全市洽谈、签约、落地的480个项目,投资额达3960亿元。
稳中向好,质效双升后劲增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在思想解放中,长春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工业经济总量规模稳中有进,为全市稳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东北四市中位居第1位、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2位。作为全市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服务业稳中向好,增速8%,高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1个百分点。
随着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的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实体经济企稳向好,有效供给明显提高。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三大优势产业企稳回升,累计完成产值3716.9亿元,同比增长6.9%;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690.2亿元,同比增长6.8%。
在投资与消费两驾马车的拉动下,长春经济发展动力强劲。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0亿元,增长15%,高于去年同期2.9个百分点,超过历年时序进度,对GDP的贡献率达80%。
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创新发展,长春经济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