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黔东南引游客争相前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7-20 10:08:39
分享

大美黔东南引游客争相前往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已经遍布16个县(市)。30年来,全州通过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带领全州人民走向了致富之路。

黔东南州共有27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据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黔东南州共接待游客1347.7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0.1%,旅游总收入110.85亿元,增速为44.7%。

2015年,全州接待游客5150.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4.19亿元,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速分别为21%、23%以上。

“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副组长、州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为成员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切实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其加快发展。

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范钟声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州在旅游品牌打造,体制机制创新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交通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23日,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全州共有苗、侗、汉等33个民族。总人口460万,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0.6%,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自治州。

黔东南人民政府州长冯仕文说到,“今天的黔东南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处处彰显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

1997年,黔东南州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

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州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还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森林丰富,黔东南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其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能占到全年的99%以上。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州的雷山县,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共居住1300多户,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通过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苗寨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被国家评为4A级景区。苗寨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传统习俗,并且保存完好。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观赏原生态苗族歌舞、传统习俗、礼仪、服饰以及银饰等苗家特色。

截止2015年12月31日,西江接待游客345.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6.62亿元。

但在2008年以前,这里的村民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青壮年全部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老人和小孩。

候天宝,是苗寨里的一位村民,他与妻子一直靠收酒瓶、捡破乱卖钱来维持生活,一年到头,不仅辛苦,赚得的钱还不够家庭开支。

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政府部门投入8000万元修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动了西江旅游产业的发展。侯天宝以及其他村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侯天宝筹集资金20万元,对自家的房屋进行农家乐改造,以年租金5.5万元出租给别人。收回成本后,2015年自己开办“农家乐”,月收上万元。

侯天宝说,“不敢想象,我居然当上了‘老板’,还开着自己的小轿车四处旅游。”

现如今西江苗寨里的“苗家乐”已经由2007年的40多户发展到2015年的331户,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从事银饰、服装、摄影、民族工艺品经营,村民不再外出打工,依靠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自西江苗寨旅游业开发以来,2008年,前来西江的游客骤增至77.72万人次,2010年,西江景区接待游客人数175万余人次,2011年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到2015年,游客人数已经突破300万人次。

英文原文见中国日报7月20日24版

英文链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6-07/20/content_26150911.htm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