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路径:生态红利惠及八闽大地

作者:高建进 来源:东南网
2016-07-18 14:03:27
分享

生态红利惠及八闽大地

——福建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路径

□光明日报记者高建进

今年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由此,福建被赋予新的重任: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21世纪初,福建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2014年,福建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而今天,福建在生态建设上迎来了第三次跨越。

来看两组数据:生态环境方面,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5.95%,连续37年保持全国第一;经济社会方面,“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正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互利,让福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环境质量高位运行的“秘密”

2015年,福建12条主要河流整体水质为优,Ⅰ ~Ⅲ类水质比例为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这是如何做到的?2014年,福建开始实施河长制,省内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分别由一位副省长担任河长,确定为河流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河长制使行政资源的调配更为顺畅。2015年,福建出台《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推出省级“水十条”的省份。“从严治水”带来了福建的水清河畅。

与此同时,福建对空气质量持续下降的城市进行约谈和重点督查,形成倒逼机制。今年福建省两会期间,全省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向省委、省政府立下环保军令状,在全国率先扛起环保党政同责大旗,担负起各地“水、大气、土壤”等专项考核重任。

持续发力的“环保铁腕”,让福建环境质量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

绿色转型赢得“金山银山”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在财政收入翻番的同时,COD (化学需氧量) 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五年连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硬任务,万元GDP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一半。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福建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机制,实施比国家更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标准,运用差别化电价、水价、地价等价格杠杆,打好政策组合拳。

地处闽北山区的南平,近3年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而是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养生、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连续4年居全省前三。

当前,福建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京东方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联芯国际集成电路等一批龙头项目加快建设,形成物联网、太阳能光伏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是“金名片”更是“聚宝盆”

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清新福建的“金名片”,更是百姓增收的“聚宝盆”。

泉州市整合市级现代农业专项资金1.3亿元,用于扶持设施农业建设,全面改善了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福安市穆云畲族乡虎头村近期投资700多万元,实施了村容村貌整治和桃园建设,把村庄变成了一个集生态观光、田园采摘、土特产采购、畲家小吃于一体的美丽畲村。

如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福建农村的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乡村旅游业正呈现勃兴的发展态势。2015年,福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3元,同比增长9%,增幅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福建的实践说明:绿水青山能够带来金山银山,“生态美”也能带动“百姓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