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经认定国家级市级研发中心超400家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7-13 09:21:01
分享

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可生物降解的药物涂层心脏支架、智能关节机器人……随着滨海新区一大批极具经济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已超过60%,而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新区将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的载体和依托。截至目前,新区经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研发中心总量已超过410家,科技创新平台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凸显

今年上半年,一款名为“熊猫妹SPA眼罩”的健康产品经过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临床研究及科学检验后,正式投入生产。出品这款眼罩的天津博森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是落户联合研究院的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科研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生物高科技企业。而同样来自于联合研究院的天津卫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形成的“三维灌注式细胞培养平台”,建立了人体肝脏,人体肿瘤,大鼠肝脏、心肌,神经以及胰岛体外模型。如今,该公司已与英国Zyoxel公司开启了全面合作。

据了解,坐落于开发区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争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排头兵”,目前已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11项突破性成果,1个项目已获得了临床批件;在项目聚集方面,共累计引进了330个生物医药项目、孵化了190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同样,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落户新区以来,便围绕着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型机械行业发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大型板带轧制工艺及设备、重型容器、电站铸锻件等领域不断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工程化研究成果。该工程研究中心掌握的核压力容器和蒸发器主设备全部锻件的制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在建的所有核电站及出口巴基斯坦的核电项目。

目前,新区研发中心主要分布在高科技及新兴产业领域,其中生物医药领域80余家、电子信息领域70余家、先进制造领域60余家、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50余家、节能环保领域近30家。

服务能力不断延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区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的发展思路也逐步向“对外服务”转变。这些平台利用自身的学术、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面向新区、天津市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研发、成果转化、检测检验、人才培养的服务内容。从而走出了一条依托大平台资源促进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

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为例,该平台以超级计算机系统和超级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外提供电子政务、云计算、大数据、工程设计与仿真、动漫与影视特效渲染等专业技术服务。建成至今,已为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一重、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园、天津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天津汽车模具有公司等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该中心内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每天在线研发任务平均超过1200个,累计服务研发团队700余个,服务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1000余个,带动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

而致力于纳米技术领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在纳米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监督检验、食品、金属矿产、石油化工、电子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整套服务体系。目前,经该研究院进行的可靠性测试、失效分析、理化检测客户已超过1000家。此外,由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研发的“4大综合配套技术和26个特色单项技术”,先后在国内的16个油田、13座储气库和15个国家提供了近千个项目的品质化服务。

新区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时期,新区将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推动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研发机构在孵化和育成科技企业、人才培养及服务产业的作用;进一步为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搭建对接平台。(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