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来源:吉林
2016-07-04 13:14:11
分享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编者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来自不同国度、具有不同肤色、拥有不同职业的国际友人辗转于两国之间,传递着两国的信息,架设着两国文化交流与友好交往的桥梁。国际友人不仅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和吉林的信息,也向我们介绍着他们的国度,敞开了世界的大门,让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在策划举办第三届“国际友人感知吉林”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萌发了“对话国际友人”的想法。这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吉林声音的一个新尝试,希望读者喜欢,也希望能在培养读者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情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主持

邱兆敏 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媒体联络处处长

嘉宾

阿宾 尼泊尔 延边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

智光 尼泊尔 延边大学影像医学专业留学生

珊莎 尼泊尔 延边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留学生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第一次接触阿宾这个名字是在三年前。当时读到他给我们“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的投稿《长白山印象》,瞬间被他的文采所吸引。记得他在文章开头写到:小时候我常趴在窗口幻想,喜马拉雅山的那边有什么呢?我缠着问妈妈,妈妈便对我说,那里是“China”。我非常惊讶,原来除了我们国家之外,山的那边还有个China。当时我对妈妈说:“我一定要跨过这座山,去看看那边的美丽世界。”后来,阿宾凭借着这篇文章,获得了首届“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的一等奖。再后来,阿宾不仅自己踊跃地参与了我们组织举办的“国际友感知吉林”系列活动,今年,还邀请来自尼泊尔的好朋友智光和珊莎一起参加了“微秀吉林”主题大赛活动。当再次与阿宾见面,他俨然比以前更加成熟,中文也更加流利了,他已经有了中国女朋友,并成了中国通。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最大收获:了解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邱兆敏:阿宾、智光、珊莎,您们好!欢迎参加我们的活动,也欢迎你们参与访谈。我知道阿宾在中国已经度过了6年的时光,我想请问一下,其他两位来中国多久了?在中国,除了中文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你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阿宾:在这6年里我除了学会了中文还有医学知识外,最大的收获应该是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向我敞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

智光:我也一样!来中国,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还了解了世界的文化。每天和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介绍,我们都成了好朋友,也了解了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我们有留学生会,会经常组织活动,大家一起玩。

珊莎:我们延边大学每年都会举办美食节,我们有十几个来自尼泊尔的学生,会一起给大家准备尼泊尔美食,让大家了解尼泊尔文化,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会做他们国家的美食给我们。

阿宾:我们也经常会去中国同学的家里,和他们一起做饭,一起玩。尤其是参加“国际友人感知吉林”活动后,我觉得对吉林文化还了解的很不够,比如剪纸、农民画,还有很多以前都不是很了解,现在都知道了。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邱兆敏:我看阿宾的文章里写,从小就对喜马拉雅山那边的中国充满了好奇,我想问下,你们最初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的?

智光:我最初对中国了解的并不多,只看过成龙的电影,听说过长城。

阿宾:2008年我读高中的时候正好要举办北京奥运会,我哥哥去了一个展览会,当时他就拿着北京奥运会的几个宣传手册回来了。我一看那么大的体育场,那么多的摩天大楼高高耸立。看到那些我对中国更好奇。我那时候就开始了解中国的。那一年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和哥哥一起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阿宾在长白山采风

邱兆敏:你们在尼泊尔了解的中国和在中国亲眼看到的中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区别在哪里?有什么不同?

阿宾:不一样。来了中国之后我发现中国比我想象的要发达得多。小时候爱看中国的功夫电影,觉得中国人都是功夫高手,而且他们都爱吃面食。来中国后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功夫,中国的美食更多,有八大菜系啊。除此之外中国那么大,很多人口。来之前,朋友们经常说延边大学在吉林省,很冷,冬天都不用冰箱,所以我最初了解的吉林是一个寒冷的地方。可是,2010年秋天,我来吉林的时候到,火车上就认识了一位吉林朋友,他帮忙拿行李,并且指路,还亲自送我到学校宿舍。分别的时候我对他说谢谢,他跟我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到了吉林的第一印象是吉林不冷,而且很热,因为吉林人真的很热情,很友好。

智光: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来之前上网搜,能查到的吉林的信息很少。来了前,分不清延边和延吉,现在我们还有新同学一位自己在“延吉大学”读书,不知道是延边大学。而且来了之后,感觉延边很特别,街上的牌匾都有朝鲜语、中文和英文,珲春的还有俄文,感觉不一样。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与国际友人在辽源东丰农民画馆学习农民画

最喜欢:冬天的屋里和夏天的外边

邱兆敏:现在,你们对吉林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让你们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吉林,总结你们对吉林的印象,你们想说什么?

阿宾: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吉林人民热情豪爽。人参貂皮乌拉草是自然赐予吉林人民的。剪纸农民画是吉林人们的智慧结晶。

智光:吉林很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延边很有特色、很干净。吉林人很热情。

珊莎:有很多好吃的!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邱兆敏:你们喜欢吃吉菜吗?最喜欢吃吉林的什么?

阿宾:我非常喜欢吃吉菜。我贼喜欢吃吉林的锅包肉和饺子,酸酸甜甜的。

智光:我也喜欢吃饺子,还有冷面。

珊莎:我都喜欢吃,饺子、火锅、冷面、串。

邱兆敏:吉林还有很多特色的美食,比如冬天的糖葫芦、冻梨、大糖等等,你们吃过吗?你们喜欢吉林的冬天吗?

阿宾:我很喜欢,吉林冬天很美,有雾凇,可以滑雪。

智光:冰糖葫芦我吃过,很有特色!但是冬天太冷了,不敢出来!

珊莎:冬天,我喜欢在屋里,有暖气,很舒服,我们那家里没暖气,冬天很冷,可是吉林冬天屋里暖和。夏天喜欢在外面,不热,很凉快!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邱兆敏:据我所知,您们已经去过了中国的很多地方,如北京的长城、杭州的西湖、吉林省的长白山、松花湖等,如果你的朋友来中国旅游,你会给他推荐哪?理由是什么?

阿宾:第一我还是会推荐世界著名的长城。因为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何况外国人呢?除此之外吉林的长白山和天池是我的第二个选择。在那里我们会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宁静,感受超凡脱俗的意境。

智光:我喜欢松花湖,很美

珊莎:我喜欢延边的帽儿山!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最难忘:吉林爱心献到了尼泊尔

邱兆敏:你们在吉林这么久,吉林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最难忘的是什么?

阿宾:说起吉林人民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2015年4月24日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后。为了支援受灾人民,我们在学校里进行了3天的募捐活动。当时学校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他们真挚的问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然后我们也把筹集的那笔中国人民的爱心善款通过义诊和支援传递给尼泊尔受灾人民。中国人民的义气让我没齿不忘,中国人常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我很大触动,也会对我今后的生活有长远影响。

智光:我也觉得是这件事。当时有一个活动需要翻译,找到我,可以给2000元翻译费,但是需要去外地。为了募捐活动,我放弃了。后来有两位中国同学替我去了,以为他们是为了去赚钱,可是他们回来后,把赚到的翻译费都捐给了尼泊尔灾区,我们都特别感动!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邱兆敏:其实,你们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既是在增进对吉林的了解,也增进了我们对尼泊尔的了解。认识你们,我也了解了尼泊尔人,我想请你们介绍一下,你们的祖国最让你们自豪的是什么?如果要去尼泊尔旅行,你们首推的是哪里?为什么?

阿宾:尼泊尔虽然是只有14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国家。但是风景很美。我们南北300公里内跨越了多个温度带,即使同一时期但可以领略不同风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尼的界山。同样是尼泊尔及中国人民的自豪。除此之外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这两件事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要是去尼泊尔旅游的话我首先推荐博克拉,那里不仅能观赏到壮丽的喜马拉雅山鱼尾峰,而且还能欣赏宁静的费瓦湖。

“对话国际友人”系列访谈:三个尼泊尔医生的吉林情缘

智光:要是吉林人民去博克拉的话能够感受第二个松花湖的出现。尤其在傍晚十分壮丽,鱼尾峰在费瓦湖面上的倒影会使你陶醉其中。除此之外滑翔在接近喜马拉雅山里也是刺激难忘的一项娱乐项目。

正如阿宾在他的第二篇投稿《相约松花湖》中所写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转眼间,他已经在中国吉林度过了六个春夏秋冬。而不久之后,他将要离开中国,离开吉林。他在文章中写到,“虽然如此地不舍,但终将离去,也许松花湖是在离开中国前,上天给我的最好礼物,美丽的松花湖与尼泊尔的费瓦湖如此相似,回到尼泊尔后,若想念中国,我便可以把对这第二故乡的浓浓乡情,融入到费瓦湖中,感谢松花湖的出现,让我能坦然地离开……”

希望此次对话,也可以算做一份送给阿宾、智光和珊莎的礼物,留在他们记忆的深处,也留给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的人民,希望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