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全国先行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7个省市之一。日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一网归集,记于企业名下后向社会公示,最终将与全国互联互通—— 信用好坏全国知,一有失信处处限
你要和一家企业合作?先上网查一查这家企业的信用信息。守信或者信用良好,没问题;万一有失信记录,可就要好好斟酌了。
日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863086家企业将实现信息一网归集、记于企业名下。今年底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建成,形成全国“一张网”。到时候,企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在任何角落,都可一查便知。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准入越来越宽松。但市场同样有疑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会不会良莠不齐,失去监管?
建设全国“一张网”,让所有涉企信用信息“晒”在阳光下,国务院就此作出决策部署。今年2月底,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先行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7个省市之一。随即,省政府决定,由省工商局牵头,在改造升级原有“福建省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基础上建设新的公示系统。
“新系统”对比“旧平台”,对涉企信用信息的归集更加全面、精准。“最基本的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首先,涉及信息归集的省直、中直部门共有41个;其次,省市县三级都要归集信息,形成涉企信用信息的全覆盖。”省工商局企监处负责人说,“同时,公示系统的核心变化是,企业信用信息不再分散记录在相关部门名下,而是统一记录在企业名下,方便对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开放共享。”
截至6月27日,全省已有27个省直、中直部门,以及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75个县(市、区)的123个市级部门、595个县级部门归集公示了182266条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其余部门和县(市、区)亦在抓紧整理、归集、传送中。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原有公示平台发挥的信用监管作用,已彰显出部门协同、联合惩戒的“威力”。比如,去年7月产生经营异常名录以后,省工商局就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提供异常名录信息,供各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时查询。仅去年,全省就有4000多家金融机构查询运用经营异常名录5000多次,一些企业的经营行为因此受到了限制。
这还只是管中窥豹。上述负责人说,一年来,全省已有6万多家企业在履行法定责任以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信用约束的效力,逐步被企业所认识。
“‘一张网’建成后,失信企业将在全国范围内无处遁形。”省工商局副局长黄培惠表示,“不管在哪,企业的许可审批、资格认定等等,都将被限制或禁入,增强信用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手记
用市场的方式管好市场
成熟的市场经济,一定是诚信的市场经济。对企业实行信用监管,是对“用市场的方式管好市场”的回归。
传统的事前审批、重进入门槛的市场监管方式,部门分割、缺少合力,效率低、效果差,而且监管方式带有更多行政“味道”,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制约了市场主体活力。
而对信用监管的强调,则以企业的市场经营信用为基础,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首先,可以根据不同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分类监管,特别是对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依法严管重罚;其次,可以通过对信用信息的大数据积累分析,找到市场主体潜在的失信风险,提前预判,实行精准监管;再次,这还是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合监管、社会力量一起参与的综合监管,失信、违规、违法行为将受到共同惩戒,真正形成“优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市场格局。
监管方式归位于市场的过程,同样是市场力量自我归位的过程。
(记者 谢贤伟 吴毓健 通讯员 陈孔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