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崆峒区:一人一校坚守山区四十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12 15:19:29
分享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一人一校坚守山区四十年

群山环抱,山路蜿蜒曲折,经过近一小时的车程,再沿着一条狭窄的村道翻上一个山坡,记者终于来到崆峒区上杨乡王各村的下峡小学,见到了一身休闲西装,脸上带着慈祥笑容,头发略显斑白却梳得整齐,一双眼睛严肃却不失温和的刘文玉老师。

1976年9月,18岁的刘文玉从峡门乡白坡中学毕业,因村子里缺乏老师,孩子们无法上学,读了半年高中的他毅然放弃了学业,挑起了山区薪火传承的重担,一挑就是四十年。

1个班级,2个年级,1名老师,7张桌子,28个板凳,21个学生,临时租的两间校舍,这就是下峡小学的全部家当。“现在每天上六节课,同时要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想让学生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加强我自身业务学习很重要。近年来我先后到兰州、平凉等地进行了业务培训,今年7月中旬,还要到南京参加一个乡村学校的教师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刘文玉告诉记者。

成功的道路充满了荆棘,更何况是崎岖泥泞的山路。在下峡小学,孩子们能享受到怎样的教育呢?“泾川民办教师学习进修班结业证、上杨学区单科教学第一名”……这一张张沉甸甸的结业证书和获奖证书证明,即便在偏远山区,下峡小学的学生依然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而这一切都源于刘文玉老师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学习。

教书育人,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作为老师,刘文玉清楚教会孩子们知识不易,教会孩子们做人更难。

走进教室里,记者看到地面卫生清扫得干干净净,所有孩子的书包都在最后一张桌子上摆放得整整齐齐。“刘老师告诉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自己打扫自己的卫生,放学后我们也要打扫好自己的卫生,这样才是好孩子。”一年级的摆晶晶用略带稚嫩的声音告诉记者。

“学校里21个娃娃多数是留守儿童,年龄小,平时又缺少父母关爱,与我接触的时间更多,我自己做出榜样,再通过言传身教最大限度往好的方向引导他们,这是作为老师的义务和责任。”刘文玉说。

下峡小学所在的王各村是当地贫困村。当记者问到刘文玉有没有外出发展的想法时,他肯定地答道:“我就是觉得山里的娃娃缺乏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虽然调皮但是单纯,要把他们教育好,最好的办法就是爱心和耐心,虽然这里基础条件不是太好,但是能够看到娃娃们一年年从这里走出去继续受教育,我倍感幸运。”

夕阳的余辉开始照在校舍的窗前,又到了放学的时间,刘文玉照例将没有家长接送的孩子一个个送回家。一人一校四十载,刘文玉已经成了山区众多学生家庭的名人,他把四十年的岁月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山上的树木绿了又黄,虽然荣誉接踵而来,但刘文玉依旧孑然一身。当记者问到刘文玉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指着山坡下正在修建的新校舍说,“我希望新学校早日建好,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