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高俊钊在会上介绍了该省通过实施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六类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平均水平的标准,倒逼钢铁过剩产能退出、促进钢铁行业提质增效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由于河北钢铁产业总体水平较高,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对过剩产能的倒逼效果不明显,为使去产能工作有更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更严格的实施标准,并通过标准倒逼钢铁行业提质增效,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要在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六个方面制定修订完善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实现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推动钢铁去产能的目标。有关部门按照提高标准、分段达标、梯次退出的原则,分别修订完善了这六类标准,并同步研究促进钢铁行业提质增效的有关配套措施,经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同意正式发布。
环保标准:对《河北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高标准,对炼钢、炼铁、烧结、球团、轧钢、铁合金等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严于国家标准的指标。
能耗标准:执行《河北省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烧结、球团、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标准均严于国家标准,转炉与国家标准持平。
水耗标准:执行《河北省用水定额》第2部分工业取水中钢铁生产取水定额,含焦化工序普钢、特钢联合企业标准均严于国家标准,新增不含焦化工序普钢联合、特钢联合、铸造生铁生产、球墨铸管生产企业4项标准。
质量标准:《钢铁企业通用质量要求》今年6月2日正式发布,从7月1日开始实施。共设置了25项指标,其中炼钢用生铁等产品合格率涉及的5项指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热轧钢带断后伸长率等7项指标高于国家现行标准,1项指标执行国家标准,新增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12项指标。
技术标准:《钢铁企业通用技术要求》今年6月2日正式发布,从7月1日开始实施。共设置了31项指标,其中热轧圆盘条、钢筋、焊接钢管等13项指标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新增工艺装备、计量检测体系等涉及的18项指标。
安全方面:在《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倒逼压减过剩钢铁产能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转型升级安全规范》,从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未达到C级(含C级)以上的、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事故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般事故的、炼铁炼钢无相应煤气柜的列入停产整改范围等17个方面规定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此外,省直有关部门还研究制定了企业规范管理、行业优化升级、钢铁产能走出去、钢结构标准和推广等政策措施。
据了解,在国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的情况下,河北从2011年开始率先启动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2013年,结合国家开展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谋划实施“6643”工程,提出到2017年压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并与国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化解过剩产能进入了加快实施的阶段;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后,在进一步加大压减钢铁产能力度的同时,整合重组、优化布局、转型升级、国际产能合作等全面展开。
“十二五”期间,河北全省关停拆除高炉87座、转炉及电炉94座,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106万吨,有冶炼能力的生产企业(厂点)由148家减至109家。“十三五”期间,河北将再压减炼铁产能4989万吨、炼钢4913万吨。
(中国日报河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