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08 14:02:17
分享

6月7日,四川旅游发展委员会召开以"四川旅游扶贫攻坚"为主题的新闻通气会,展示了通过旅游带动四川省脱贫致富具体方案和成果。

据悉,四川贫困人口广泛分布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旅游业是四川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四川以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带动全省脱贫致富的引擎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成为四川扶贫攻坚的生力军。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过5000个,带动8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2015年,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786.2元,比上年人均增加81.7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9.6%)快2个百分点;其中,全省从事旅游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24.9元。

创新机制 注重系统全面推进

四川建立了“省地联动、分级负责、多方参与”的旅游扶贫工作新机制。年初在四川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了四川省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下设旅游扶贫办,于2016年3月正式运行工作,具体负责四川省旅游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等工作。依托科研院校和社会机构设立了“四大片区”(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为四川省旅游扶贫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科学规划 实施旅游扶贫方略

围绕富民增收、脱贫奔小康目标系统规划旅游扶贫工作,积极构建1+4+N旅游扶贫规划体系,即组织编制《四川省“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指导相关市州和贫困县编制旅游扶贫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旅游局开展旅游规划公益行动的部署,组织四川省旅游规划资质单位对优先开展旅游扶贫的重点村免费编制村级旅游扶贫规划或实施方案,提供旅游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包装等技术服务和专业指导。制定了《四川省“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四川省旅游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对年度全省旅游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投入和进度安排进行了细化、量化,并将于近期出台。

厘清抓手 拓展旅游扶贫空间

目前,四川省共有1443个贫困村适合发展旅游。紧密结合四川实际,提出四川旅游扶贫的三大抓手。一是打造景区带动型。在一些贫困地区,依托存量景区的提升、增量景区的打造,当地及周边通过开展民居食宿接待、景区务工、配套供应农牧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等活动,促进游客在区域内的消费,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如九寨沟、稻城亚丁、平武县白马王朗景区等。

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型。在旅游资源富集的乡村,当地村民在城镇、公路沿线,按照“风貌特色化、功能现代化、服务标准化”要求,通过依托城镇、公路沿线等,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民宿,打造景观农业、休闲农业,成为第三产业的经营业主,以多种业态、多种方式为游客提供服务,增加经营收入,实现脱贫增收,如广安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聚集发展类)、阿坝州理县丘地村(移民与民族特色村寨类)等。

三是开发旅游商品型。结合地域特色和市场需求,按照“创意化的文化产品、文化化的实用产品、旅游化的农副土特产品”三大类型,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旅游商品开发。将当地农特产品运送到景区、农家乐等游客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者以“电商”方式销售旅游产品,让贫困地区群众充分享受到旅游扶贫带来的成果,如凉山州西昌市安哈镇、雷波县马湖乡通过引进企业培训贫困群众手工制作旅游商品,实现脱贫增收致富。

突出特色 实施旅游扶贫示范工程

一是优先实施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联合扶贫部门加快推进全国旅游扶贫10个试点村建设。二是制订了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民宿旅游达标户的创建标准,并联合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全面启动了旅游扶贫示范区、示范村和民宿旅游达标户创建工作,力争2016年建成3至5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30至5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300至500个民宿达标户。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积极开展1000名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四川省旅游扶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力争2016年建成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个。

四是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新模式,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无论贫困人口有无能力(如残疾或病重等),均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实惠和效益,让旅游发展成果惠及贫困户;坚持示范引领,通过示范社创建与带动,力争在全国形成四川旅游扶贫的新模式、新经验。目前,蒲江县明月村的“合作社经营﹢农户”、西充县双龙镇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较为成功。

强化支撑 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扶贫、大发展”的理念,将2016年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50%以上用于支持四川省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北京产权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帮助贫困地区策划包装一批旅游扶贫精品项目。充分发挥“四川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投入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增强四川省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

二是设立旅游扶贫观测点。借助国家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在四大片区精选了凉山州雷波县罗汉沟村、阿坝州小金县长坪村、巴中市通江县梨园坝村、泸州市古蔺县富民村、达州市宣汉县黄连村、甘孜州乡城县克麦村6个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观测点,及时分析解读监测数据,总结旅游扶贫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巩固和扩大旅游扶贫成效。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首批22名从国家及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国内知名高校院所、中央及省国有骨干企业中遴选的旅游类专业干部人才已选派到四川省重点贫困地区挂职分管旅游副市县长;继续实施50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学习交流计划,探索和践行贫困村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之路;借助“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分层次抓好党政领导干部、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争全年培训10000人次以上。

四是大力宣传营销。借助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四季版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平台,推介旅游扶贫项目和宣传旅游扶贫成效。同时,利用人民日报、央视、川报、川台等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扶贫工作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今年3月,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在广元市苍溪县成功举办。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确保旅游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为助推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做出旅游业应有的贡献。(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