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集团全链条降低成本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6-07 09:02:43
分享

在潍柴集团一号工厂、二号工厂等6个单位的厂房屋顶上,9万平米的光伏电站工程正发挥着大作用。目前,年发电量约为720万度,节约电费110万元,节煤88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多吨。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潍柴将降低成本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早在2013年,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就提出,潍柴要将成本作为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潍柴,通过全员参与,创新方式方法,不留余地,不找借口,分分必抠,层层分解,责任到位、严格考核,使降低成本成为系统工程,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条从德国引进的HELLER生产线上,机床自带的DKW制冷机故障率较高,国内维修每台需要4万多元。为了节约成本,高级技师王树军带领团队,采购了国产水冷机,设计制作了独立水箱,用1台水冷机拖动3到4台加工中心,通过测试,完全符合工艺要求。每年仅设备维护成本就降低14万元。王树军还完成了日本安川机器人的单元集成及程序开发应用等5项设备提升攻关项目,从硬件集成到软件开发,完全自主完成,节省设备安装调试费用46万元,节省软件开发应用费用110万元。

技术进步成为潍柴集团降低成本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当前,“汽车发动机数字化车间”顺利通过验收,“柴油机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ERP、PDM、ISP等系统全面升级,网上商城一期正式上线,IT覆盖度不断提高,为企业运营管控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支撑。

十几年前,企业设计产品时采用画图纸的方式,在产品调试过程中,如果需要改一个小部分,就要从图纸设计开始进行改动,少则几十天的时间。而当引入CAD软件设计图纸后,这样的修改几分钟就能完成。信息化节省了巨大的时间成本。

“五年以前,我们整个新产品研发周期需要32个月到36个月的时间,现在我们将一个全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压缩到了24个月,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依靠信息化的手段,集合全球研发的力量,现在每年潍柴新开发的产品型号达300个,是过去的10倍。”潍柴发动机研究院院长王志坚说。

据了解,近三年来,潍柴集团推行六西格玛(6sigma)项目203项,创造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QC改善项目1419项,经济效益4500余万元;员工现场改善类项目达到人均4.78项/年,人年均增创效益2万元。(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