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全职特聘教授克里斯·辛哈主持会议。
红网长沙6月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怡斌)今天上午,由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七届语言、文化、思维国际会议拉开序幕。来自国内外100余位代表齐聚湖南大学,以“生命的符号:文化接触——语言、思维和身份的改变与延续”为题,呈上了一场盛大的国际学术盛宴。
会场,一位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时而严肃时而微笑、浑身洋溢着儒雅绅士气质的身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就是本次会议发起人——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全职特聘教授Chris Sinha(克里斯·辛哈),世界著名认知语言学专家。
辛哈教授是前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曾在瑞典、荷兰、丹麦、印度等国著名高校任教,现任多家国外期刊主编,研究范围涉及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进化生物学、发展心理学以及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发表10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多部。
辛哈教授与湖南大学结缘于2013年3月该校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作为时任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他受邀来到湖南大学为大会致辞并作大会报告。参会期间,辛哈教授参观了湖南大学的村落文化博物馆后,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了解到湖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后,辛哈教授深深地被湖湘文化所吸引。半年后,辛哈教授远离家乡伦敦和家人,正式加盟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该院首位全职特聘外籍教授。
两年多来,辛哈教授以研究室为家,潜心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学科发展,不仅自己发表了数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还指导学院青年教师在国际语言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2014年,辛哈教授曾受邀参加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举办的一期关于湘西部落文化的节目,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再次对湖南省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之后,辛哈教授开始在外国语学院组建研究团队,着手对散落在偏远湘西几乎被遗忘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研究。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辛哈教授不辞辛苦、不畏食宿条件简陋,利用假期先后前往湘西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对苗语、瑶语、土家语、侗语等语言采集语料。
目前,辛哈教授正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在建设湖南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计划未来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对湖南省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既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宝贵资源,也有效推动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该语言资源库建设项目已受到湖南大学和湖南省相关部门的重视,被列为人文社科资助项目。
为了推动该项目建设,辛哈教授充分调动自己的学术人脉,广邀国外语言文化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来湖南大学传经送宝。辛哈教授的夫人是语言田野调查研究博士,她三次来校探亲期间都免费为学院青年教师开设工作坊,培训田野调查方法。辛哈的朋友如来自荷兰的Pascual博士,丹麦的Stephenvon Tetzchner教授、Austen教授,先后来学院讲学。2014年,在辛哈教授的努力下,第七届语言、文化、思维国际会议确定在湖南大学召开。它将促使更多的学者了解湖湘文化,促进湖湘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语言、文化、思维国际会议(简称LCM)是一个国际化跨学科论坛,该论坛融合生理、认知、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语言和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首届会议就是由克里斯·辛哈教授发起,于2004年7月在朴茨茅斯大学举办,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