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再现海丝“DNA”片段

来源:晋江新闻网
2016-05-31 19:27:09
分享

  蜘蛛山古窑址发现散落堆积层 出土大量外销瓷碎片

晋江再现海丝“DNA”片段

昨日,考古队正在现场进行考古发掘

昨日上午,在晋江磁灶岭畔村蜘蛛山古窑址文物散落区,由来自泉州博物馆和晋江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古队正对一处古窑址堆积层进行发掘清理。这是历史上针对蜘蛛山古窑址散落区进行的首次专业考古活动。

近日来,考古人员从该处古窑址堆积层发掘出的一批宋、元时期陶瓷碎片,被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瓷标本,对海上丝绸之路外销商品考证具有重要意义。

缘起

厝边翻建房屋 意外发现古窑址堆积层

4月下旬的一天,磁灶岭畔村厝边吴金连正忙着对家里的古厝进行翻建,当工人挖开古厝宅基地时,在地下意外翻出了大量的陶瓷碎片。

“由于村里这两年正大力推进蜘蛛山窑保护工作,我家就在古窑旁,当时看到地下的大量瓷片,首先想到可能会有文物价值。”今年72岁的吴金连说,他第一时间叫停施工,并将此事向村里进行了汇报。

获悉此事,岭畔村主任吴吉祥也赶紧来到现场查看。蜘蛛山古窑址是国保单位磁灶窑址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马上安排人员对现场进行保护外,吴吉祥还将此事向晋江文保中心反映。晋江文保中心就此向泉州文广新局和省文物局报告后,经同意由泉州博物馆和晋江文保中心组成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清理。

记者从晋江市博物馆了解到,以往针对蜘蛛山古窑址瓷器的发掘,主要是在古窑旧址进行现场采集,此次对蜘蛛山古窑址文物散落区堆积层的考古发掘,将是历史上针对蜘蛛山古窑址进行的首次专业考古活动。

晋江再现海丝“DNA”片段

出土的一些陶瓷碎片

发现

清理出大批陶瓷碎片 可认定为外销瓷标本

昨日是古窑址堆积层考古挖掘第五天。记者来到现场时,考古人员仍在有序忙碌,用锄头、小铲子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挖开堆积层,逐一清理出碎瓷片。

考古人员小范告诉记者,几日来的发掘已清理出大量陶瓷碎片,并有几个相对完整的瓷壶、日用罐,有部分已可判定是宋、元时期的瓷器。

记者联系采访此次考古发掘的负责人、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他表示,目前发掘出的瓷器标本外销瓷特征明显,进一步论证了磁灶曾是古代陶瓷外销产地,意义重大。其中,出土的仿龙泉青瓷标本,可判定该瓷品在蜘蛛山古窑曾有生产;绿釉的盘、军持等标本,则可判定为当时的外销商品。

晋江文保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吴金鹏告诉记者,古窑址考古发掘,主要是根据发掘出的陶瓷碎片,推断可辨器形;根据不同碎片的釉色,判断当时生产的陶瓷釉色种类;根据发掘出的瓷片标本上的装饰物,判断当时的装饰技术。然后,再对照已发现的古陶瓷,推断与海外发现的磁灶窑外销产品的关系。

从蜘蛛山古窑址堆积层发现的酱釉扁罐,与早年“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现的瓷品相同,由此不仅可以证明该产品蜘蛛山古窑也有生产,同时可以初步判断蜘蛛山古窑生产外销陶瓷。

揭秘

古窑址保护区外堆积层如何形成?

昨日,记者采访时注意到,此次发现的古窑址堆积层与蜘蛛山古窑址还有段距离,属于古窑址保护范围外的文物散落区。为何此处埋藏有古代瓷器碎片?

村主任吴吉祥告诉记者,岭畔是磁灶千年陶瓷的发源地之一,古时蜘蛛山上曾有大小窑无数,古人建窑炉生产瓷器所需的陶土等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一般窑炉周边材料用尽时就会换个地方重新建窑生产,因此不排除该处堆积层旁边有古窑址存在的可能。

对于吴吉祥的推断,今年72岁的吴金连则表示并不清楚。“早年间这里曾是一片果园,由于地处山边,遇到大雨时常出现塌方等状况,后来邻里建房时才进行了加固。”吴金连说,这处古窑址堆积层的形成,也可能是塌方或人为搬动土方造成的。

由于此次考古发掘还未完成,考古人员后续是否还会有其他重大发现,晋江经济报、晋江新闻网将继续关注。

(记者_赖自煌 王家煜 文图)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