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边防官兵接力16载资助五指山贫困学生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31 15:49:23
分享

海南边防官兵接力16载资助五指山贫困学生
5月27日下午毛阳中心小学学生和后勤基地官兵开展抢板凳小游戏。
 
海南边防官兵接力16载资助五指山贫困学生
 
海南边防总队后勤基地官兵和孩子们拿着去年的照片一起合影留念。

“人员到齐了没有?物品都带好了吗?”5月27日,天微亮,杨文早早启动了中巴车,检查完车况后坐在驾驶员位置向车里的人吆喝了一声,驱车从海口出发去200多公里外的五指山毛阳山区。

杨文是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后勤基地汽训队的一名班长,每年“六一”前夕,他都会和战友特意前去五指山市毛阳中心学校,去黎村苗寨看望他们资助了16年的山里的孩子们。

16年来,毛阳中心学校孩子们一批批走出校园,后勤基地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不渝的是对山区孩子成长的那份爱心和助学情。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阿驼岭是五指山毛阳镇附近的一个山麓, 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道路弯弯曲曲,被称为“试车专线”。每年,海南省边防总队后勤基地汽训队会来到这里开展长途驾驶训练。

毛阳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王明辉还清晰地记得,1998年7月的一天,后勤基地汽训队官兵在拉练时,突遇台风来袭,在室外露宿极不安全。官兵们来到学校,希望能腾出一块地方给他们“安营扎寨”。“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来求助,我们很爽快地答应了。当时学校就一栋教学楼,官兵们晚上把课桌拼起来睡,白天把课桌摆好,学生照样上课,并不影响教学工作。”王明辉回忆当时的情景。

山区人们的热情与纯朴在后勤基地的官兵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呢?”这是后勤基地官兵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2001年,后勤基地汽训队炊事班的战士一次到镇上采购物资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街上的杂货店、小卖部、早餐摊上都能看到未成年孩子打工的身影。好奇的战士上前询问才得知,这些孩子其实都是学生,因家里穷才利用暑假出来打工筹集学费。五指山是海南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仅有100多名学生的小学全部是黎族、苗族的孩子,是一所民族学校。这里地方经济不发达,加之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学生辍学、失学现象较为普遍。

为了不让孩子们离开心爱的校园,后勤基地官兵纷纷慷慨解囊相助,当时部队干部工资只有1000余元,义务兵每个月津贴才几十元,但你100元,我50元……75名边防官兵硬是凑够了十多名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官兵们还挨家挨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动员辍学儿童返校上学。后勤基地党委将情况反映给毛阳镇党委政府,协调当地学校为贫困学子减免部分学杂费。

“送书包、送文具、送书本……”前些年,每年7月到8月,是后勤基地定期到阿驼岭长途拉练的日子,也是毛阳中心学校师生最开心、最难忘的日子。原来,后勤基地利用拉练机会,为山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爱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学校改善教学设施。从成立“爱心助学联系点”到建立“爱心助学基金”,这项助学活动已经长效化和机制化。后勤基地党委还向全体官兵发出倡议,以每月定期交纳爱心助学金的方式,将爱心捐款统一管理、使用,使每一分捐款都能发挥最大效用。

5月27日,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官兵们再次来到学校,山里的老师和孩子为“兵哥哥”们准备一场“六一”文艺晚会,用海南黎族、苗族特有的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而后勤基地官兵还是一如既往地带来了学习用品和他们的“爱心助学基金”。除了与孩子们互动交流,边防官兵最重要的行程是去部分贫困学生家中走访。

王紫雨是后勤基地长期重点帮扶的对象之一,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受后勤基地官兵们资助,现在她在海口一所中专学校就读,官兵们的跟踪资助仍在继续。

王紫雨与其他同龄学生不同的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却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她自小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病,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缺乏抵抗力,身体素质极差,患病时走路都会摔倒。小紫雨家庭贫困,母亲没有工作,父亲在外打工,昂贵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得知喝中药能缓解病情的时候,母亲却被高额的费用难住了,只好自己上山采摘中药为小紫雨减缓痛苦。2009年,后勤基地官兵了解到小紫雨的情况后,便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后勤基地领导还与学校沟通协调,为其减免了学杂费并号召更多的人来帮助小紫雨。在官兵的悉心呵护下,小紫雨坚持按时用药、坚持锻炼,不仅身体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没有落下。目前小紫雨的病已经基本康复。

“尊敬的边防叔叔,我的病情好多了,可以和伙伴一起玩耍了,期末考试成绩也提高了很多……”王紫雨经常会给后勤基地的官兵们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你们的帮助让我们改变了很多,谢谢边防武警。”王紫雨的妈妈符成妹眼中噙满泪水,满怀感激地说。

“当时紫雨的病情很严重,我们都怀疑她是否能坚强活下去。今天看到她康复的状态,我们内心充满惊喜。”后勤基地办公室主任孔令健说,紫雨同学非常乐观,脸上总是满面笑容,官兵们为她战胜病魔祝福点赞。

受资助的李娜是一位苗族学生,母亲生病,父亲打零工,外婆把她养大。由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上学住校生活费都成问题,处于辍学的边缘。在后勤地基官兵的帮助下,李娜坚持上学,成绩名列前茅。她考上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当地重点中学),现在读高一。 “我读五年级时就受到资助,到今年已是受资助的第六年了。”李娜说,她会努力学习,以最优异的成绩报答资助的官兵们。

边防官兵的爱心资助深深温暖着山区孩子的心,一个又个贫困学生又重新返回了课堂,重拾了信心与希望。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后勤基地官兵在16年间累计为山区学子捐款捐物达26万余元,先后帮助了2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重返校园顺利完成学业。

“这是她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请老师转交给他们吧!”后勤基地汽训队教导员吴奇从一个大大的信封里拿出43张照片,交到毛阳中心学校大队辅导员卢丹丹的手中。原来,这是去年官兵们来看望的时候,随队的宣传干事应同学们的邀请,为六年级的学生照的一张合影,今年特意洗出来送给他们,结果他们已经毕业,在五指山市区就读初中了,吴奇教导员只能让卢老师转交给孩子们,也是对他们成长的一个记录。

“五指山并不是边防管辖区域,而且近些年我们汽车拉练也不到五指山阿陀岭一带了,但资助毛阳中心学校贫困学生的爱心活动一直在延续着。”后勤基地办公室主任孔令健告诉记者,部队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尽管官兵频繁变动,但爱心助学从未曾间断,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关注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学子。

一间瓦房,一张木床、一只电灯几乎是王珊裕家里所有的家当,墙上贴的密密麻麻奖状是这个家最珍贵的财富。小珊裕今年四年级,自爸爸过世后,他就变的特别内向,不善言语。来自山东的90后新兵易向洋主动与小珊裕聊天,和他坐下来拉起了“家常”,尽可能地走近小珊裕的内心。临走时,易向洋偷偷地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偷偷地压在他的床下。

“我的心好像被刺了一下,很痛的那种。”易向洋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在部队接受了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但还是没有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对比自己的生活,也给自己一次实实在在的教育,眼前小珊裕的困境深深震撼了自己,看着他灶台上的一锅稀饭是他全家一天的口粮,10岁的小男孩还要帮家里干农活,在困难面前依然那么乐观和坚强,我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让官兵走近孩子,让孩子走进警营。每年,官兵们都会为孩子们表演擒敌拳、警棍盾牌术,让孩子们了解部队的生活。官兵们还来到学生宿舍,向学生们讲解示范了部队整理内务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们看着自己手里的“面包卷”渐渐变成了“豆腐块”,一个个惊讶得合不拢嘴。

2011、2014年,毛阳中心学校部分师生代表,还从五指山驱车来到海口,走进后勤基地,看望边防官兵。有些学生是第一走出大山,第一次见到大海,第一次在公园里坐上“飞船”,也是第一次走近神秘的绿色军营。

16年来,毛阳中心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规模也由原来的100余名上升至700余名,在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下,学校校址搬迁,昔日的泥土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后勤基地主任文祺霖告诉记者:“随着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现象愈加普遍,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进行资助,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帮扶。”

临走前,“兵哥哥”们还计划着为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筹集资金,和孩子们约定好共同参加今年的“警营开放日”活动。(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