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底下办成事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31 10:26:38
分享

大“数”底下办成事

版面截图

我出生在贵州,无数次听到人们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来形容家乡。

然而,让我意外的是,这略带夸张描述的自然条件却推动贵州成为中国大数据发展中心,让贵州敞开怀抱,向世界发出邀请。

高山峡谷以及少晴的天气造就了高原省份贵州爽爽的气候条件。较低的温度意味着大数据设备的控温和散热只消耗较少的能源。数据处理中心电费一般占据其50%至70%的运营成本。

不但如此,贵州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可以低电价保证大数据运营。

在许多官员和专家看来,这正是贵州建造大数据存储中心的最理想的条件。贵州也因此推动成为国务院首个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近年来,我越来越为贵州感到骄傲。贵州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遇,有机会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后发者形象转变为引领高科技且绿色环保的大数据产业的领军人。

一个历程碑是上周贵阳市举办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升格为了国家级博览会。

是的!我像贵阳市470万民众一样,在听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时候激动心情溢于言表。李克强在致辞中表示,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等信息网络产业。

当听到高通、戴尔、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的负责人出席博览会并承诺对贵阳发展大数据合作开展项目并做出积极中肯的评价时,我也兴奋不已。

然而作为一个本地人我更关心的是,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

目前已有280万市民免费连接上无线WiFi,预计到2017年,贵阳市将实现免费WiFi全域覆盖,该项目运营商告诉我。

而这些免费接入无线WiFi的数据也包含商业价值,通过分析可以告诉用户哪家餐馆、哪个购物中心人气更旺。

我还看到报道指出大数据帮助贵州更有效地帮扶贫困人口。已有的数据库可对全省66个县、34个镇的9000个贫困村的623万贫困人口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政府找到穷根,从而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

类似大数据给贵州带来的变化我随处可见。

“大数据不是重工业,也不是生产制造业,它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我们向未来跨越的重要一步”,英国贸易投资委员会官员安德鲁.可伯恩(Andrew Cockburn)说。

“贵州可能没有中国其他工业省份之前的那么多资源,但贵州正在大数据产业中奋起冲到最前排,而且构建了绝对优势。”

我对他这段评价深信不疑。

原文见中国日报5月31日15版

英文链接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6-05/31/content_25544315.htm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