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获立项、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获立项、2015年年底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获立项,连续三年每年一个国家级课题,在同事眼里,她是老手宿儒;“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优秀奖”、“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教学上赞誉无数,在学生心中,她是口碑教授。
虽已白发苍苍,却仍朝气蓬勃——她就是河南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申申。
李申申教授为给学生授课
埋头科研,执著寻“道”
三月的春风刚刚吹走冬天的一角,河大校园里的花已经开得姹紫嫣红,李申申难得地放慢脚步去看这美景。在刚刚结束的开题报告会上,以她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顺利通过开题,这是她连续第三年拿下国家级课题了。
驻足观赏了一会儿校园风景,李申申再次加快了步伐。项目刚刚通过开题,有大量事情需要布置,那里才是真正需要绽放的春天。
“2015年度,是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设立的第一年,全国仅设5项。在5项中标者中只有我是地方高校的。”老太太说起该项目,就眯着眼笑,像吃到糖果的孩童。为了得到这颗糖,她和她的团队可下了大功夫。
2015年7月的杭州,最高温度近40摄氏度,李申申带领她的团队在此对课题依据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了十天封闭性论证。封闭到什么程度?团队成员之一、李申申的在读博士生李志刚用手比划了一下,“一间小办公室,大家在里面各自查找资料,然后一起论证、研讨,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很少,近乎与世隔绝”。
高温高压,团队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都累病了,有人发高烧,吃不下饭,不得不去医院输液打针。但李申申依然日夜忙碌,翻资料、论证、辩论,之后再翻资料、再论证,干劲十足。她说:“其实我当时也有点头疼,但忙起来就忘了。”
“李老师是个很拼的人。”她曾经的学生——现任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的刘金平参与了李申申2012年国家重点课题的申报。当时,为了保证课题的质量,李申申在赴北京准备进行现场答辩的列车上,一直与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模拟答辩。本来准备的半小时材料,答辩前一天被组委会告知答辩过程只有15分钟,李申申对答辩材料进行了紧急修改,修改一遍,再模拟答辩一遍,如此反复直至凌晨三点才确定最终的答辩版本。早晨六点,李申申又拖着本来走路就有点儿疼痛的双腿,步行赶到两公里外的答辩会场。
没有偶然的成功,只有勤奋的积累。连续三年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级课题,很多人都说她是厚积薄发,但李老师却说,“我申报课题申报了一辈子,下了多大功夫我自己知道。”对“道”的执著追寻,是李申申老师坚持科研的不竭动力。
“教师的天职永远是面向学生”
去年“六一”,李申申老师收到了一个厚厚的牛皮信封,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卡片。“真喜欢您的课,哲学也可以这么有趣”、“感动您给我们补课那么晚”、“祝您像孩子般快乐无忧”....这是她曾经教过的2013级本科生写给她的儿童节贺卡,此时离她教这班学生已经过去一年了。
李老师小心翼翼地从牛皮信封里拿出贺卡,如数家珍地展示着,不时回忆着这些学生的状况。“我完全没想到他们还记得我。”她不知道,对于学生,自己早已成了他们心中温暖的存在。其实,不止一届学生,她教过的每届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对她深深地尊重,对她所教的课都赞赏有加。有的说:李老师,“您是用灵魂在给我们讲授”;有的说: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生命活力的注入和人格的升华”;还有的说:李老师,“您对我们的影响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李老师“将永远成为我记忆诗集中的不朽的篇章”,如此等等。
让李老师直到今天都不能忘怀的一幕,常浮现在她的眼前。她每年都给好几个专业的几十名硕士研究生讲授西方哲学史课程。2008年的圣诞节前夕,她像往常一样进入教室给四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上西方哲学史课。刚进教室,学生们不仅送给她一束鲜花,而且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全班同学共同起立,班长说:“让我们给李老师集体鞠一躬,感谢李老师一个学期来对我们的精心授课和辛勤付出。”之后,全班同学集体给李老师深深鞠了一躬。李老师赶忙还了一躬,并连声说:这真让我承受不起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这件事一直在促使李老师深切思考,教师的伟大和幸福并不在于吃穿等物质的富裕和享受,而是在于自己所钟情的三尺讲台之上。
李志刚是李申申的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阶段也曾受教于李申申。在他的书架上,至今仍放着一张来自遥远的俄罗斯的明信片。对李志刚而言,这张跨越万水千山寄到他手中的明信片,带给他的是温暖,更是感动。
这张明信片是李申申老师赴俄罗斯访学期间寄给他的。“这虽然是师生交往中间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对今天师生关系的构建来说,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老师时刻想着学生,学生知道老师一直在关心着学生,这就足够了。”谈起这张特殊的明信片时,李志刚说。对于李申申来说,她觉得这很正常,在外访学想到学生们就给他们寄了。
王立现在是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对他而言,李申申是他走上教育学之路的人生导师。
跨专业报考教科院研究生最后留在该院工作的他回忆说,刚考入教科院教育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时,很多专业知识让他感到吃力。为了让他尽快入门,李老师为他开了书目,并一点点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他逐渐树立信心。硕士毕业考博期间,王立一直在学校复习,临近春节,食堂已停止供饭,李申申经常招呼王立去自己家吃饭,每次临走时都让他带走一些食物。最终,王立以当年所报考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我能坚持到现在,并一直学习这个专业,李老师对我的影响是特别大的。”虽然已经参加工作了,王立从不觉得自己和李老师是同事,“她是我一辈子的老师,在她面前我永远是学生。”
在李申申眼里,教师的天职永远是面向学生的。为了学生,无论怎么付出都是应该的。
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们交流,前几年,李申申还特意学习上网技巧,方便和同学们通过网络交流沟通。让李申申的硕士研究生舒展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凌晨两点,她还收到了李老师发送的论文指导意见。“只要是学生让李老师帮忙看论文或者是有什么需要,她总是很认真地去帮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李申申老师将此展现,又将此延伸,她一直在强调这都是为师的本分。在这位老教师眼里,“教师就是以‘教’为本,就算是科研也是服务于教学的。”
“我这一辈子就活一个精神头好”
李申申是“老三届”,国家刚恢复高考那会儿,她是一名中学教师。“为了迎接迟来了十一年的高考,当时一边教学,一边复习功课。直到临近考试的前两天,教研室的同事们实在是同情我,争取帮我调了课,我才脱身全力复习了两天。”就这样,李申申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河南大学。从此以后,扎根在河大,一干就是几十年。
从曾经的讲师到现在的教授,李申申几乎每天都在熬夜,熬夜给学生修改论文、熬夜给学生发送邮件、熬夜修改课题,凌晨睡觉,第二天继续讲课。对于李申申来说,这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年轻人都难承受的高强度工作,却被李申申轻描淡写地说:“习惯了,习惯晚睡。”
“我这一辈子就活一个精神头好,一辈子就干这个事了。”李申申致力于中外教育史比较的教学和研究。2003年,为了更好地从事这一事业,年近花甲的她申请并获批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只身前往圣彼得堡访学。
尽管学过俄语,但为了更适应国外生活,提高在国外的工作效率,李申申接受国家安排专程去北京语言大学培训了半年俄语。活到老,学到老,正是这种不服老的劲头,让李申申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国家项目。
李申申老师腿脚不太方便,是年轻时一心扑在教学、科研上落下的病根。每次课前,学生们会自发地在教学楼下等她,帮她拿着东西一起上楼。学生们知道她的脾气,每次她上到某一层楼道拐角处休息时,大家都停下来,跟她休息会儿再走,绝口不提搀扶她。她所任课的在读研究生王永波很佩服她:“老师是那么有精神头的一个人,从来不服老。”
本科期间,王永波也受教于李老师。他说:“李老师照顾本科生的接受程度,会放慢节奏、深入浅出地讲授;为了保持教学中的激情和昂奋的精神,她经常一站两节课,学生们给她搬凳子她也不坐。我们倒没什么,主要是担心老师的身体,她腿脚不好,怕受不了。”
说起学生们如此评价李申申上课时,她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这没什么,一上课我把所有的烦恼都忘了,我只想上好那节课,给学生们讲得透彻。”
课下,学生们也经常和李老师交流。2012级的周涛在上过她的课后,还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表述了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看法。
“学生们愿跟你交流,你也尽情地跟他们交流,这是好事情。这是一个相互的关系,你倾尽全力去教课,学生们也愿意与你交心。”李申申觉得跟学生们的交流也让自己学到不少。学生们的认可,是对她的最大褒奖。
朴素的生活和社会担当精神并行不悖
旧呢子上衣,磨毛的牛仔裤,一双穿了多年的皮鞋,是李申申的“标准搭配”。她追求生活质量,但“质量要在精神层面”,学术的钻研和知识的传播,这些精神层面的提高才是她看中的。对于物质,她没有要求。
李申申有一个常年不离身的黑色手提包,手提包边角已经磨破,手提处的塑料这么多年来一直咯手,她垫层软纸继续用。不少人劝她换一个好一点的包,最起码,不能咯手吧?她却说,“换它干嘛?这不是还能用吗?”
她是团队里的“定海神针”,也是学生信任的老师。有时,她也会和学生探讨人生和青春。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她更建议学生们静下心来,读一些历史、哲学等不是特别高深但又有哲理性的书。读过后,更要独立思考,“面对现实中功利化、世俗化的潮流,要有自身的定力,恪守本真,避免过于功利、过于世俗”。同时,她也经常勉励青年学子,作为一名准知识分子,除了生存追求之外,更要有一种社会担当精神,一种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常向学生们提起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此激励学子提升人生境界。而这,也是她的毕生追求。
采访结束时,窗外夕阳西下,暖暖的余晖笼罩着青翠的树林。李申申起身执意要送记者,腿脚虽不灵便但情感真诚,目光中透出温暖的、款款的、谦和的待人真情。这大概就是老一辈学人所特有的风范吧。(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