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访入户”中收获变化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26 13:58:13
分享

“咱们工作组,是最团结的工作组!”这是工作组杨新治最常说的一句话。从冰雪尚未消融的2月到细雨蒙蒙的5月,民情日记已经记了厚厚一本,新疆奎屯市发改委下派工作组入住西华园社区已经两个多月了。工作组带着一颗奉献基层群众的热心,在这里上演了一个个让人难忘的故事。

“面积8.5平方公里,居住2312户5936人,有汉、哈、维等7个民族、22户低保户、1260户流动人口、20户残疾人家庭、29户困难家庭、32名党员,社区80岁以上老人26名,辖区单位6个,是奎屯市城郊结合部。”这已经牢牢刻在了每位组员的心里。

工作组组长朱金华说:“我深深体会到,走访入户实际上是一个融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变化的过程”。

变化一:“同事圈”变成了“群众圈”

3月17日,当工作组走进小区118栋431号王玉风老人家里时,看到了老人疲惫的身体、憔悴的面容。老人今年58岁,老伴和女儿相继去世,自己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还有一个外孙女需要抚养,家里一贫如洗。工作组不仅进行了慰问,还把她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并认了亲戚。她激动地说:“感谢社区和工作组,有时候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想到还有你们,心里就暖暖的。”

走出老人的家,大家沉默了,眼眶湿润了,一种心酸,更有一种责任涌上心头。“低保户群众价格政策”这一曾经生硬的字眼,在这一刻是那么的真切。走访激发了对群众的深切感情,让“结对认亲”这个纸上的要求,真正变成了我们的主观愿望,让大家第一次发自内心地主动结交了这样一批“穷亲戚”,辖区5户重点贫困户与工作组结对,建立了“工作组帮扶贫困户微基金”,工作组每人每月捐献20元,红十字博爱救助金及部分工作经费注入爱心基金,救助困难群众。

现在,工作组成员各自的手机里都存着很多辖区居民的联系方式,工作生活圈由过去的“同事圈”变成了今天的“群众圈”。

变化二:“老样子”变成了“新常态”

刚来社区工作的头几天,工作组成员都觉得在社区上班与在单位上班没什么太大区别,还是“老样子”。走访入户之初,延续“朝九晚五”的上班规律。但问题来了:辖区居民以机关干部、商户和外来打工人员为主,他们白天也要工作,家中无人,我们吃了不少“闭门羹”。发现这一情况后,工作组立即进行了调整,改为晚上入户。4月5日晚上,当工作组成员把办理好的异地居住人员就医报销手续送到樊天幸老人家里时,老人脸上布满了开心的笑容。他高兴地说:“谢谢工作组,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

就这样,上班时间,工作组成员召开例会、安排工作、研究问题,学习各类文件,撰写各类材料、处理群众来访等日常事务,下班时间入户走访、记录民情台账成了工作组成员工作的“新常态”。

变化三:“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工作组成员很多自工作以来就在机关,政策懂得多、基层实践少。“访民情”既是“访惠聚”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如何访?成为工作组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向社区干部学习和不断探索总结,工作组成员渐渐得出了一些经验:对那些比较热情、容易接受工作组成员的群众,就用常串门、勤聊天的方式了解民情;对诉求比较多的群众,就用适当帮助解决一些问题的方式来拉近距离。

在走访中,我们还积累了一些小经验:对少数民族群众先用学会的双语交流几句,马上就能拉近感情;对青少年用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宣传教育最有效;在开展“微心愿”送温暖入户、发放低保等惠民活动时做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既节约了组织群众的时间,还容易让群众接受。

做群众工作并没有固定的“一招一式”,无论用什么方式做群众工作,只要真心实意、真心付出,就一定能听到真话、访到实情,做到干群零距离、党群心贴心。

这段时间以来,工作组每个人身上发生了由表及里多层次、多维度的变化。我想,在一年的“访惠聚”活动中,在基层火热的实践当中,我们一定能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奎屯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孙继武 奎屯市“访惠聚”活动办公室 秦绍华 )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