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云关 追寻筑城热土上的抗战记忆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23 10:27:42
分享

 

图云关 追寻筑城热土上的抗战记忆

每逢清明等节日,就会有许多贵阳市民来到纪念碑前祭奠。

    “一亭俯览群山,吃紧关头,须要看清岔路;两脚不离大道,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位于贵阳市东南部的图云关,旧时为扼城要隘、驿道要冲,是贵阳通往湖南、广西的必经之处。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昔日的“黔南首关”、“贵阳门户”,已不再是钩连内外的交通要道和屯兵拒敌的城防重地,历代留存的文化痕迹、摩崖石刻等已变得斑驳。不过,现今仍矗立在关上的几块抗战纪念碑,以及一处英国援华女医生的墓地,又非常明确地在向世人昭告,这座古代的雄关险隘、如今的市民公园,绝不是普通的,它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于1939年初从武汉迁移到贵阳市东南郊的图云关,1945年底撤离贵阳。在此期间,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与贵州人民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些鲜活的历史,从未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而是在等待挖掘与保护。

救护总队驻扎图云关6年

图云关 追寻筑城热土上的抗战记忆

外籍援华医生在贵阳图云关的合影。

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于1939年初从武汉迁移到贵阳市东南郊的图云关,驻扎6年。抗战爆发后,英国援华医药会组织了一批外国医生来中国支援抗战。1939年底,来自欧洲各国的26名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绕过半个地球陆续抵达图云关,与中国医务人员混编,以贵阳图云关救护总队部为基地,赴各战区参加实地救护工作。

当时图云关的办公室、宿舍等都很简陋,竹篱敷泥巴的墙、稻草盖顶的茅草房,点的是菜油灯。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医护人员吃的糙米还经常短缺,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工作,为伤病员做手术,或抢救病人,或出车护送药品到前线。但为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为了救死扶伤的共同目标,大家都没有叫一声“苦”。

救护总队部离市中心较远,队里的年轻人在休息天时,会从图云关走到雨高桥,再走路或坐马车进城,看一场电影和上馆子吃饭,改善一下生活。

1945年底,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撤离贵阳。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图云关的密林深处驻扎着当时极具规模的战时医疗救护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卫生署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陆军后方医院等。指挥着百余个医务队、手术队、诊疗所在全国各战区的救护工作,是中国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医疗救护中心。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角度“解锁”图云关尘封的故事

图云关 追寻筑城热土上的抗战记忆

中国日报外籍专家JosephCatanzaro采写、刊发在中国日报欧洲版的图云关整版报道。

    去年3月,贵阳市南明区启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面向国内外各界人士“征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队在贵阳图云关的故事”。

    征集启事一经发布,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及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亲历了当年那段峥嵘岁月、掌握救护总队相关文献资料或了解援华医生生活轶事的热心人士,纷纷通过拨打征集热线、发送电子邮件、邮递亲笔信件、亲自前往办公地点交流等方式,分享着他们所了解的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在图云关的故事。

    《中国日报》实地采访并精心策划了历时四个多月的贵阳图云关系列报道,以多媒体视频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贵阳人民在抵抗侵略中一致对外的勇气和国际友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国内外知名媒体、视频网站、海内外读者的关注和转发。

    曾任贵阳市政协副主席的杨永楦,其父杨锡寿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一员。

   “父亲于1945年元月到达图云关,进入内科工作。抗战胜利后,他留了下来,做一些收尾的工作,解放后一直是省内很有名气的内科医生。”

   讲起那段历史,杨永楦对记者说,从父亲那里知道的故事并不多,真正带她走进这段历史的,并深感震撼的,是省、市档案局公开了几千卷档案。

   “2006年,市档案局整理了九百来卷史料,根据当时的会议纪要、新闻报道和林可胜签字的文件等,出版了一本《战地红十字会》。同时,贵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又先后组织编撰了《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画册和《经霜的红叶——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故事》一书。”杨永楦说。

    “图云关救护总队人数最多的时候近4000人,吃喝拉撒都在这里,现在真的很难想象。”杨永楦说,那时这里遍地都是帐篷和茅草屋,冬天时,火炭都给病人用,医生们只能尽量穿得厚些取暖。“父亲告诉我,尽管条件艰苦,这里的医疗器械却是一流的,还给伤员冲澡、对衣物进行消毒。”

图云关精神永远放光芒

  为了纪念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和“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贵阳市在图云关旧址上建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碑前矗立着5个人像雕塑,石碑上方用黄色的橄榄枝线条圈起一个大大的红十字图案格外醒目,这个图案就是中国红十字会会徽。

在塑像不远处,还有一处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此碑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于1985年9月所立。纪念碑呈菱形,坐西朝东,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有中英文对照的碑文和名单,象征着来自欧洲各国的白衣天使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的一块丰碑。正面的碑文写着:“为支援中国抗战,英国伦敦医疗援华会组成医疗队,于1939年来到贵阳,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贡献。兹刻碑以志不忘。”纪念碑的上方,有一个地球形状的浮雕,上面用红色大理石雕刻了一个国际红十字会的会徽,象征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图云关医疗救护总队共进行手术近20万人、骨折复位3万5千多人、敷伤近900万人、住院治疗200余万人、门诊军人248万人、门诊平民200余万人,发挥了战地救护心脏的巨大作用,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缅怀抗战先烈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南明区组织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希望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光辉业绩,让更多的人纪念救护总队医护人员在抗战期间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南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永贤深有感触的说。

把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把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融入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激发全民族信仰的力量、强化精神的纽带。

近年来,南明区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系列活动中。挖掘这段红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图云关在抗日战争中发生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刘永贤表示,他们在将图云关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挖掘好南明的历史文化,传播好传统文化,讲好南明的故事,为爽爽的贵阳这个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尽南明之力,让图云关这一外宣平台成为联系和沟通海内外朋友的桥梁和纽带。

目前,南明区已在图云关旧址上设置了13面展览橱窗,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展示了这一段英雄的史诗。同时,正积极将图云关旧址申报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此打造为全省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的平台。(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