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陶县友谊路社区通过以人为本的形式结成“四类对子”,以便互相带动、共同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使各民族居民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融洽关系,谱写出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华章。
齐心协力共结“社会稳定”对子。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与特殊群体、重点人员结对子,加强教育转化和帮扶管理,做好摸排管控工作,采取入户帮教、结对谈心等形式,做到情况随时掌握,隐患及早杜绝,苗头提前制止。社区干部与十户长结对子,由每名社区干部负责联系所在责任片区的十户长,探讨处理共居工作,确保居民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困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十户长与居民结对子,积极巡逻排查,收集社情民意、治安隐患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等信息,对流动人员和出租房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调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辖区商铺之间结对子,倡导“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理念,建立“十店义务联防”机制,织密防范网络,与各店主、片区民警签订治安联防协议书,打造“平安店铺”。警务室民警与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结对子,在敏感节点、人员密集场所,加大协调合作力度,开展好搜集情报信息、化解矛盾纠纷、预防事故发生等工作,建设平安社区。目前,已结成77个对子,教育转化13人,摸排管控流动人口300余人次,筑牢社区和谐稳定根基。
凝心聚力共结“民族团结”对子。民汉结对子,在民汉干部之间、民汉居民之间、各族干部居民之间结成“心连心”对子,相互尊重、学习和帮助,在元旦、春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相互拜访、互送祝福活动,在共祝愿、同欢乐中增进感情,谱写“民汉一家亲,同是一家人”赞歌。工作组与各少数民族结对子,社区居住着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住村工作组以送温暖、传技术、出点子、谋项目为措施,构建“零距离”服务体系,使工作组成员与民族同志成为真朋友、好伙伴﹑亲兄弟。邻里结对子,形成“户对户,多串门、结亲戚”的邻里守望友好关系,结成“你有困难,我来帮”的温暖情谊,开展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学一句话、同跳一支舞等活动,与结对邻居互换“结对亲戚”联系卡,培育深厚的民族感情。目前,已结成45个对子,先后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为15户家庭解决21个实际困难,引导各民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暖心合力共结“爱心互助”对子。富有居民与贫困户结对子,动员会致富、先致富的居民结对帮带弱势困难群体从事运输、铁匠、理发、刺绣、裁缝、服务生、搬运工等,帮助困难居民逐步摆脱贫困。爱心人士与残疾人结对子,开展“爱在阳光下”帮扶活动,做好送惠残政策、送贴心服务、送爱心款物行动,让残疾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共青团员与高龄老人结对子,每月上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使尊老、爱老、助老之风吹进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志愿者与孤寡老人结对子,在节假日定期探望,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通过谈谈心、唠唠嗑,让老人们摆脱孤独。医务室人员与辖区患者结对子,开展健康宣教、疾病咨询、爱心义诊等活动,指导患者做好疾病控制、卫生保健、健康体检、食品营养与安全等工作,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前,已结成42个对子,帮助43名失业无业居民解决就业,富有居民为困难居民捐赠衣物200余件,互结温暖民心情。
同心用力结“工作进步”对子。工作互助结对子,争做好搭档,在学习中提升素质,在交流中理清思路,在工作中改进方法,在互帮互带中取长补短,提升工作效能。“双语”学习结对子,采取“引、促、教”的方式,实行“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用好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的时间相互学习,增强干部使用“双语”服务群众的能力。社区干部与住村工作组结对子,由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作风扎实的住村工作组成员或社区干部为“传帮带”责任人,互相教方法、指路子、解疑惑。社区干部与上访人员结对子,及时处理上访涉及的重大问题和久拖不决的疑难问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确保工作朝着有序、规范、高效的轨道上运行。新老党员结对子,发挥先进老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发扬优良传统等工作,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双赢目的。目前,已结成27个对子,开展干部技能培训活动6次,应对处理复杂问题10件,为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创造良好环境。(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