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检验检疫局强化非传统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防护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10 17:08:13
分享

食品安全分为传统食品安全和非传统食品安全,传统食品安全即食品的生物、物理、化学和放射性等方面的安全,企业通过GMPSSOPHACCP等管理体系实施控制。“非传统食品安全”指出口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受到人为蓄意破坏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追求不正当商业利益,采用一切可能手段降低成本,形成“行业潜规则”;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同行产品进行人为破坏等恶性商业竞争行为;员工抱怨社会“不公”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恶意报复,污染食品;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矛盾的激化,人为制造食品安全恐怖事件。

我国的非传统食品安全近些年来日益突出,苏丹红鸭蛋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输日水饺事件、注胶虾、地沟油、无根豆芽等一系列非传统食品安全事件直接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由于非传统食品安全具有不可预测、防控艰巨、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已成为当前从源头守好食品安全底线的重要工作。

美国自“911”事件后,于2002年出台了《生物反恐法》和四个配套法案。通过收集所有生产、加工、包装、储藏在美国消费的食品企业信息,对潜在的对美国食品供给的恐怖袭击进行分析控制;2011年美国发布《食品现代法案》,并出台7个配套法规,其中PART117法规《危害分析及基于风险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法规》(PC法规)20157月已发布,PART121法规《保护食品不被蓄意掺假的缓解性策略法规》(食品防护法规)也将于今年6月份前发布,并开发出了非传统食品安全分析软件,帮助食品企业实施食品防护计划。

为提升出口食品企业防范和应对非传统安全能力,福建检验检疫局重点从五个方面强化指导和管理:一是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强化理论指导。先后选拔优秀业务骨干参加质检总局相关培训和业务交流研讨,2人入选国家认监委进出口食品企业评审专家组“传帮带”食品防护小组;二是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质检总局《出口食品非传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南(试行)〉》相关规定,制定《福建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非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辖区进出口食品非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体系,规范、指导本辖区进出口食品非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开展全过程风险分析评估,针对产品特点,理清食品非传统安全防护与企业日常管理的结合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和相关建议;四是举办了全省出口食品防护视频培训。296家企业、400名出口食品企业管理骨干和CIQ监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侧重对具体操作、体系构建等内容的培训指导,帮助参训人员理清控制点、结合点,了解掌握食品防护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五是强化与行业组织的互动交流。对“行业潜规则”进行摸排,避免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同时,福建检验检疫局建议全员参与,社会共治应对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一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给现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打上食品防护“补丁”,将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纳入GMPHACCP体系预防和控制范围,提升企业预防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的水平和能力。二是整合属地资源,实行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通过配套地方法规,整合监管资源,实施区域农、兽药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统购、统销,完善区域质量安全追溯,建立统一的区域预警、监控、纠正体系,对辖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启动司法程序按刑事案件予以严惩等措施实施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三是建立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交流平台,重点环节是认识这些“行业潜规则”。组成由食品企业、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科研机构和消费者等参与的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和交流平台,特别是吸收各食品企业的技术和检验人员参加,他们对所在行业的“潜规则”了如指掌;建立“行业潜规则”数据库,实现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对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的及时识别和信息交流。(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分享